“政府應該看到文化產業促進就業的潛力,通過全面的政策組合拳,節省大學生的創業成本,擴大商業機會,把文化產業潛在的就業機會變成為現實的就業崗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如是說。就業是民生之本,通過積極發展文化產業,積極促進就業,既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有利於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鏈接
六項措施助力大學生突圍“最難就業年”
5月1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今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699萬人,就業壓力明顯增大。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一要落實現有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情況開展集中檢查。
二要拓寬就業渠道。開發更多崗位,引導畢業生到中小企業、非公經濟和基層就業。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促進計劃”,為他們提供持續的就業幫扶。
三要鼓勵自主創業。落實創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創業門檻。
四要完善就業服務。各地可將校園招聘活動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適當支持。畢業生異地求職,可按規定享受當地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和就業扶持政策。
五要開展就業幫扶。對城鄉低保家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從今年起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適當提高畢業生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助標準。
六要促進就業公平。嚴防招聘過程中出現性別、民族、殘疾等方面的歧視。加強國有企業招聘活動監管,切實做到招聘信息、過程、結果“三公開”,鼓勵國有企業、科研機構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