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城市生活乏味 缺乏獨特個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1 16:33:44  


中國城市 千城一面(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德國《焦點》周刊6月30日載文《中國的大城市——個性不能規劃》,摘要如下:

  中國正在流水線上打造新的大城市。這個國家製造的城市化謎團,令我們歐洲人很難理解。

  我們很難用以往的經驗去理解。任何經驗豐富的歐洲建築記者也無法判斷中國城市的發展——它既非歐洲模式,也非美國模式。有專家認為,中國城市的發展模式,更接近歐洲而不是美國。但在我看來,中國城市化的強度和殘暴,是歐洲舒適和諧的城市化列車無法承受的。重慶之行讓我看到:很多居民被迫搬離,他們原有的家園被嶄新建築物所替代——城市裡是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樓,這在歐洲是罕見的。中國的城市發展也並非美國式的,因為這裡缺乏受人尊敬的房地產企業家。

  或許,中國還沒形成什麼模式。許多城市的發展奉行的是“嘗試錯誤”的原則:若發展不順利,就會終止之前的方式。例如對環境污染,許多城市對其代價已然一清二楚後才開始注重生態保護。中國的城市規劃者大多缺少完整的生態知識。

  此外,一個真正的大城市不僅僅面積大,還需要城際網絡,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紐約、倫敦和東京那樣,如今這同樣適用於中國。中國各地正大力發展基礎設施,高速路、高鐵和橋梁。但在未來,更需要的是城市之間分享信息和經驗,而不僅僅是物流。 

  全球城市化還有一個基本觀念:各城市必須彼此不相同,每個城市都需要擁有自己的個性——這正是中國所缺失的。這個國家新的大城市都在試圖打造具有鮮明特征的標誌性建築。但這是不夠的。一個城市的個性,需要獨特的文化、生產力和消費模式。就如同到目前為止,新生的中國中產階層只青睞西方產品,以後也應該多關注本土品牌。 

  摩天大樓還在這個國家戲劇化地增長,城市生活卻變得愈加乏味。中國的城市缺乏自己的面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