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童振源:謝長廷路線的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3 10:31:14  


 
  第三,雙方非常坦率面對與溝通兩岸的差異。過去五年的兩岸關係互動基礎是“九二共識、各自表述”。國共雙方既沒有誠實面對兩岸差異,“九二共識、各自表述”也無法作為未來兩岸政治談判的基礎,甚至導致當前的兩岸差異不斷擴大。因此,在雙方達成的第三項共同結論即強調:“迄今兩岸兩會已簽訂19項協議。目前兩岸協商已進入深水區,彼此差異仍未解決。兩岸應面對歷史、正視現實,尊重民意與增進人民福祉,推進政策創新,促進兩岸共同繁榮發展。”

  研判大陸願意討論兩岸差異是希望突破兩岸關係發展的三大困境:1、當前兩岸談判只停留在經濟議題,無法擴大到政治議題談判,難以建構長期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2、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只獲得大約半數台灣民意的支持,仍有支持民進黨的45%民意無法認同,難以建構台灣絕大多數民意支持的穩定兩岸關係架構;3、台灣政黨輪替執政便會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如果2016年選舉由民進黨獲勝,可能衝擊到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執政基礎。

  第四,謝長廷在演說及論述均強調,台灣應該在“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的“憲法各表”基礎上與大陸進行互動,兩岸互不隸屬但有特殊關係,台灣人民對“政治一中”相當焦慮,擔心台灣會被併吞,而且雙方針對大陸民主、人權、自由等議題均進行坦率對話。這是兩岸對話的一大突破,是國共對話所欠缺的元素。隨後,台北市長郝龍斌在7月2日會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時便追隨謝長廷路線,突破國民黨禁忌,首次在大陸官員面前提起“中華民國”,並且提到“一個中國”不是要消滅“中華民國”。

  儘管紅綠雙方仍無法針對“憲法各表”達成共識,但已經展開實質對話。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強調,未經兩岸談判前,要大陸公開承認接受這項主張,不切實際。人民大學黃嘉樹教授也表示,“一中各表”或“憲法各表”都有兩國或主權意涵,所以大陸方面都無法同意或接受。不過,他也表示,雙方可以針對“憲法各表”進一步探討,找到雙方的共同點與連結點。

  第五,謝長廷在最後結論時更發揮政策創意,尋找兩岸的共同點與連結點。他提出兩岸人民應“創造共同記憶,共同面對世界,建立命運共同體”,以“三個共同”降低“憲法各表”的兩國內涵。謝長廷強調,過去兩岸人民缺乏相同經驗,所以,與其製造傷痛,不如在未來創造愉快、互信的共同記憶,一塊面對世界,建立命運共同體。他說,“我們可以沒有共同的過去,可以有相同的未來”,兩岸雙方都要創造利益而非對立,要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感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謝長廷率團赴香港 紅綠智庫對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