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宋楚瑜憶妻 下周出版《如瑜得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5 11:20:15  


宋楚瑜將於27日出版新書《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親民黨提供)
宋楚瑜保留蔣經國的字條。(親民黨提供)
   中評社台北7月5日電(記者 黃筱筠)因喪妻之痛沉潛了將近一年未露面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將於27日出版新書《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文中對於妻子陳萬水有非常多想念,其中宋飛到舊金山與陳萬水相識的地方時,寫到“這個城市是我和萬水相識的地方,藏著我們許多共同故事與回憶。走在大路小街上,再熱鬧也彷彿冷清,每看見老先生孤零零的走著,總感覺是看到自己的影子,可是當看到老太太踽踽獨行時,又為萬水慶幸,那個人不是她;踏著過去的足跡,又好像她無所不在,心裡老是一陣一陣酸酸的,真是不堪回首。”讀來令人鼻酸。

  以下為宋楚瑜新書《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所自寫的序全文。

  我不相信,怎麼可能萬水就這樣走了?

  我無法面對萬水的辭世,傷痛得難以承受,沒有了生命的伴侶,什麼都感到是空的!

  不只夜晚夢到萬水,夢境似幻如真,她還是那麼開朗,那麼善良,那麼關心著我們。夢境中的萬水,有柏克萊的青春,有華府的繁忙,有中興新村的婉約,有林口的婆婆媽媽,但好像都沒有病痛了,健康燦爛歡笑如昔。

  難過的不是從夢境裡猛醒過來,而是走到那裡都有她的蹤影,想到什麼事都會有與她在一起的共同記憶,何止是她在客廳聽音樂,在書房寫筆記,或在醫院接受治療……,現實卻告訴我:“萬水已經不在了。”對著滿屋子她的照片,即使我對自己說了一回又一回,說了再多的話,即使我百般不死心,卻再也喚不回。

  失去萬水的這些日子裡,家裡發生了一些事,總覺得少了她,什麼都不順手,但又好像她先前知道要離開我們,都已經做妥當安頓。萬水走後,媽媽兩次住進林口長庚醫院,我和鎮邁趕緊應對處理,幸好安然無恙。媽媽平時每三個月為糖尿病回診一次,這些年來多虧都是萬水細心安排,讓老人家一切平安。

  在住家的社區或附近,都有良好的活動空間,早晚出去走走或打球運動,走著走著就想起萬水,尤其是傍晚陪她在社區中庭裡一起快步運動,有時她迎面走來,擦肩而過,對我微笑,就像四十多前年跟我初識的情景,那麼深情,又那麼怡然開朗。她總是把我們安排得這麼好,可是她卻不在了,運動後回到客廳的視聽室,這個也是經她親手布置,坐在椅子上有的沒的看電視,又想起她了。

  兩個小孫女和鎮遠與久慧在舊金山,大孫女孝怡今年初中畢業,獲得全校第一名,參加全美國SSAT測驗成績排名居於前段的百分之三,因而順利進了最令人羨慕的大學預科高中;小孫女孝慎今年七歲,也是勤於閱讀,手不釋卷,家裡的書讀完,又從圖書館不斷借閱,就和鎮遠從小喜歡閱讀一樣。鎮遠和鎮邁經常說:“都是媽媽教的,閱讀習慣從小養成。”這種喜好閱讀的家風遺傳,多少可以告慰萬水。

  前不久飛到舊金山,看鎮遠、久慧和孫女,這個城市是我和萬水相識的地方,藏著我們許多共同故事與回憶。走在大路小街上,再熱鬧也彷彿冷清,每看見老先生孤零零的走著,總感覺是看到自己的影子,可是當看到老太太踽踽獨行時,又為萬水慶幸,那個人不是她;踏著過去的足跡,又好像她無所不在,心裡老是一陣一陣酸酸的,真是不堪回首。

  去年3月中旬住院後,萬水就再也沒辦法回家,她的最後心願是“想回家”。台北林口的家、舊金山鎮遠的家,都是萬水注入永無停止的愛經營出來的,萬水更是這家的重心與支柱,永遠永遠都是!

  人難免有依賴心,有些事非得她不可,現在衣服釦子掉了,還是會不經意喊一聲:“萬水!……”幾十年來為我修補衣裳都是她的“專利”。不是有一首台語歌,這樣唱著:“妳是針,我是線,針線永遠粘相偎。”

  這段日子,我一頭栽進“她的世界”。想著過去的林林種種,摸著她過去觸摸過的東西,整理她的遺物、信件與照片,還有翻閱她一筆一畫寫下的小條紙、札記與幾十本日記,我知道她喜歡記事情、寫心情,但這些內容我一直沒看過。

  藉著萬水有年有月有日甚至有時間地點的記事,一一回顧我和她曾經一起想過、做過與經歷過的事情,其中有輕狂,有抱負,有折騰,有諒解,有煩惱,有抉擇,有承擔,有責任感,有默契心,有血有淚,也有汗水和歡笑。這是一段我和萬水一同走過的路,獨一無二、足跡深深的一條路。後來決定將這些過往好好整理,作忠實的呈現與表白。一方面紀念萬水,另方面,或許也可稍減自己不可承受之重的創痛、無奈與愧疚。

  萬水和我認識並生活在一個變遷與改革的大時代裡,這個時代背景的遠焦是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兩岸分治,近距則為一個中國與兩個政治實體的發展與競合。在這流離分合過程中,影響我至深的人除了萬水之外,還有養我育我的父母親,台灣與美國求學時期的師長,以及在萬水支持下返國服務後,惠我良多的長輩與長官,對我們都影響深遠,也在本書第12至14章“師承篇”敘述,可說是第1至11章“憶水篇”的補篇或背景篇。

  早年在美國求學,再回到國內服務,追隨經國先生擔任各種職務,可謂萬事起頭難,事事都艱難。還好有萬水,處處以我為重,為我協調內外,讓我全然無後顧之憂,讓我全心為公事衝刺,直到失去 她,才逐一想起這一切多麼不容易!她有率真個性、端正心性、堅強韌性,這是她留給我和家人的珍貴遺產,相信鎮遠、鎮邁、久慧及我們的孫女取之不盡,享用不竭,同時萬水更有“正面思考”、“做自己”、“看得寬與廣”的人生價值觀,對我裨益甚大,書中述來也應可以提供喜歡萬水姊姊的鄉親朋友們一些借鏡參考。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自古沿習至今的祭祖與掃墓日子。節前,依例上了陽明山公墓,在父親墳前上香祭拜,我和父親說了許多話,沉思了好久好久。以前每年到了這個節日,都是由萬水扶老攜幼,帶頭領隊,上到這個山頭來,今年她缺席了,再也不上來,再也上不來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思妻心緒欲斷魂;借問此緣何時續?只有寄望到來生。”

  祈問蒼天,能讓我來生有機會對她更好嗎?

  宋楚瑜 寫於2013年清明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