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審醜不會開啟一個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8 00:06:17  


 
  第一批觀眾強烈的反應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人們的好奇心被進一步撩撥。那麼多明星竟然拍了一部如此不可思議的爛片,到底爛在何處,爛到什麼程度?這成為人人都想探究的秘密。正如影評人所說:“可見不怕罵,就怕沒人睬。對電影來說,最大的吐槽是無視,吵得那麼凶,不少人反倒想看”。原來按照常規方式操作的營銷團隊,在一片罵聲中突然靈光乍現,發現了契機,改變了宣傳策略,創造性地用了所謂的“逆營銷”或者“負口碑營銷”。導演孫健君說,觀眾花了錢看完《富春山居圖》,有這樣那樣的情緒,作為導演的他沒意見,電影永遠是有缺憾的。營銷團隊也認為,電影本來是“熱鬧的藝術”。言外之意,《富春山居圖》夠熱鬧。該電影的官方網站甚至號召:“歡迎大家客觀地吐槽,能帶給您快樂,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在人們生來就有的好奇驅使下,第二批、第三批觀眾源源不斷湧進影院,票房的水銀柱不斷飈升。從此時開始,人們去看《富春山居圖》,不是去看好的,而是去看爛的。不少網友和影評人士擔憂“中國電影的審醜時代由此開啟”。

  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有的導演都想拍出成功的大片,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電影作為娛樂的藝術,成功有不同的含義,有藝術上的成功,也有商業上的成功。從創作路數來看,《富春山居圖》的導演從開始就沒打算在劇情裡繞圈子,讓觀眾感動得熱淚盈眶。與藝術成就相較,他更加傾心於商業的成功。商業片的核心要點是讓觀眾掏錢、買票,進電影院。至於用什麼方法,則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至於影院的黑暗裡,觀眾是做尋找廣告的遊戲,還是感動得哭泣,或者被懸念弄得喘不過氣,不再是他關心的問題。導演有權利這樣做嗎?當電影不再是一種類型,電影的功能多元化之後,導演有權詮釋“成功”的定義。說到傳統觀眾念念於茲的藝術和道德等等,全看導演的良心了。當然,這種一心追求商業成功的電影,《富春山居圖》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後一部。

  平心靜氣說,《富春山居圖》固然是一部爛片,但是動了心思、下了功夫的爛片。它在一部電影裡拼貼和克隆了如此之多時髦和時尚的電影元素。恐怖,懸疑,科幻,槍戰,動作,倫理,公路,傳世名畫,新聞熱點,江洋大盜,跨國特工,杜拜塔,抗日神劇以及穿著科技裝備的美女,應有盡有。雖然拼貼和克隆的辦法簡單幼稚,但《富春山居圖》算是嘗試著吃了螃蟹,為中國觀眾端上了什麼都沒有、什麼也都有的大拼盤。味道好壞,愛吃與否,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它擺在那裡了。懷著平常心,人們必要承認,除非我們有天才出現,否則中國電影的進步必然是一個過程。這一次,人們一邊罵,一邊掏錢買票,到電影院看一部爛片。但下一次,就不一定了。雖然有人說觀眾是爛片的幫凶,但觀眾不是爛片永遠的幫凶,也不是所有爛片的幫凶。觀眾是在好電影中成長的,也是在爛電影中成長的。觀眾終於見多識廣、成熟的時候,也就是那些追求成功——無論是藝術成功還是商業成功——的導演思考的時候。觀眾和導演相互培養,審醜不會開啟一個時代。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作者:馬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