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埃及政變應使西方警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9 10:06:57  


 
  文章指出,奧巴馬表現得很謹慎,沒有稱此事為“政變”。如果將事件定義為政變,那麼美國的援助將自動停止。大多數埃及民眾可能沒有註意到這一點,但軍方將領一定註意到了。美國每年向埃及提供價值10億多美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是提供給埃及空軍和陸軍的新軍事裝備。因此美國政府對埃及軍方是有影響力的。美國無疑會運用這種影響力,敦促塞西將軍確保埃及迅速恢復文官統治。但能否起到切實作用還是個未知數。

  要建設民主政體,埃及需要兩樣東西。突尼斯以及其他任何謀求民主轉型的阿拉伯國家也是一樣。首先是大量的援助,既包括技術援助也包括資金援助,既包括貿易機會也包括教育援助。援助將有利於這些國家實現經濟現代化,並在制定憲法和制度的過程中避免民眾上街遊行的事情發生。其次是專業建議和強大激勵,以構建允許反對派政治力量發展壯大的政治生態體系。零和政治體系屬於獨裁者。民主政體需要“正和”的結果,在保護多數人利益的同時也保護少數群體的利益。

  歐洲在這方面並不比美國強,儘管其中一些謀求民主轉型的阿拉伯國家就位於地中海南岸,與歐洲一水相隔。當然,歐盟和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都有針對阿拉伯地區的項目,歐洲還承諾給予該地區更優惠的貿易條款。這些措施是有用的,但沒有一條能與該地區的需求、以及潛在的回報相稱。突尼斯如今按說應該成為該地區的典範,佐證歐洲輸出繁榮和穩定的能力。但和埃及一樣,這個國家的社會和政治正出現兩極分化。

  文章最後說,認為起義能促使阿拉伯國家在一、二十年內迎來嶄新的民主政體,那無異於痴人說夢。就算是最樂觀的估計,擺脫專制主義也需要耗費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如今,敘利亞內戰和埃及政變說明,該地區已開始倒退。這並不意味著如今到了應該放棄努力、支持軍隊將領的時候,而是意味著西方應該反思自己提供幫助的方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