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毛澤東:抗美援朝使很多事情都好辦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3 10:23:45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對於是否參加抗美援朝,毛澤東是經過了反覆思考、多次猶豫的。聶榮臻回憶:“對於打不打的問題,毛澤東同志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那時部隊已經開到鴨綠江邊,鄧華同志的先遣隊已經做好過江的準備,毛澤東同志又讓我給鄧華發電報,讓他慢一點,再停一下,還要再三斟酌斟酌,最後才下了決心。毛澤東同志對這件事確實是思之再三,煞費苦心的。”胡喬木也說:“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二十多年,記得有兩件事使毛主席很難下決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願軍入朝作戰,一件就是1946年我們準備同國民黨徹底決裂。”

  抗美援朝雖非毛的主動選擇,但他卻看到了這場戰爭帶給共產黨解決國內問題的良機。毛一改在鎮反運動中的謹慎態度,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命令東北邊防軍改組為人民志願軍,準備入朝參戰。第二天,毛澤東就把羅瑞卿、彭真等人請進中南海,要求他們連夜起草一份鎮壓反革命的文件,這就是著名的《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即“雙十指示”。毛認為,現在抗美援朝戰爭打起來了,財經問題基本解決了,因此,“不要浪費了這個時機,鎮壓反革命恐怕只有這一次,以後就不會有了。千載難逢,你們要好好運用這個資本,不僅是為了殺幾個反革命,而更主要的是為了發動群眾。”劉少奇說得更直白,他說,鎮壓反革命的運動為什麼能夠大張旗鼓地搞起來,關鍵在於有了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很有好處,使我們的很多事情都好辦(如搞土改,訂愛國公約,搞生產競賽、鎮反等)。因為抗美援朝的鑼鼓響起來,響得很厲害,土改的鑼鼓、鎮反的鑼鼓就不大聽見了,就好搞了。如果沒有抗美援朝的鑼鼓響得那麼厲害,那麼土改(和鎮反)的鑼鼓就不得了了。這裡打死一個地主,那裡也打了一個,到處鬧”,“很多事情不好辦”。

  朝鮮戰爭的爆發,特別是美國及其聯合國軍的大舉捲入,原本就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心理。特務分子以及各種不滿中共政權的舊勢力散布的各種謠言,更是在許多偏遠地區和農村造成民眾的驚恐不安。有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國民黨反攻大陸”之類的政治謠言甚囂塵上,這些謠言的傳播者主要是會道門、土匪、小商販,這無疑促使中共增大鎮反力度,進而取締一切會道門及幫會組織。

  隨著朝鮮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在毛澤東的推動下,鎮反運動很快就躍出了法律的框架,出現了嚴重的擴大化。至1953年底,經過了三個階段的鎮反運動,按毛澤東後來的說法,殺了70萬,關了120萬,管了120萬。一貫道等“反動會道門”被取締,袍哥、青幫、洪門等幫會組織在中國大陸被徹底消滅了。同時,毛澤東對於新政權的性質以及對知識分子、資產階級都有了與以往不同的政策。

  (文章來源:央視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