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溫和刺激”還靠投資 鐵路、棚改或成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3 10:30:14  


 
  對於高鐵建設過度“超前”的質疑,該人士回應稱,無論從總量還是人均占有量來看,我國鐵路里程和歐洲發達國家都還有差距,因此建設速度不會放緩。

  事實上,在“十二五”規劃中,2013年對鐵路建設來說本就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不僅建成通車里程可能會超過6000公里,更有大量重點線路通車,是打通“四橫四縱”的關鍵之年。

  另據記者觀察,今年將是中西部鐵路建設的“收獲”之年。以廣西為例,今年將開通衡柳鐵路永州至柳州段、柳南城際高鐵、沿海高鐵、南廣高鐵廣西段等一批高鐵項目,總里程達1081公里,鐵路建成投產規模占全國鐵路投產總量的1/5。

  中西部盼望寬鬆政策

  受宏觀經濟影響,尤其是在上半年“銀根”縮緊的情況下,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專項資金支持、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的中西部地區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很多省份經濟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明顯下滑,而且距離今年年初制定的預期增長目標也有一定落差。

  但在“穩中有為”和增長率“保下限”的思路下,接下來在投資、消費政策方面,預期將有一定的寬鬆,促進棚戶區改造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舉措,受到了中西部地區的歡迎。

  “這些目標和政策對中西部的增速而言,可以說是一大利好。”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告訴本報,政策的微調和放鬆,能使包括貴州在內的中西部地區在前兩年所上馬的項目、企業、基礎設施有連續性。

  “目前還有很多基礎設施、工業、農業和旅遊項目等確實有一個接續的問題,刹車踩太急了,容易形成一些爛尾工程和項目,造成社會資源浪費。”胡曉登說。

  中部某市市長此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說,目前很多政策沒有區分對待,對中西部發展有很大壓力。“包括現在政策越來越緊,我認為對欠發達地區是不公平的,我們正準備發展的時候你‘掐死’它,一出台一個政策就一棍子打死,這是有問題的。”

  “整個社會的增長下限還是應該有的,沒有適度的增長,那麼一切都談不上。”胡曉登說,在政策寬鬆的過程中,中西部受益的程度大於沿海發達地區,因為中西部目前還是必須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而寬鬆的政策主要還是會向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生態治理等傾斜。

  今年貴州GDP預期增速目標是14%,但一季度的GDP增速為12.6%,二季度走勢也不樂觀;同為欠發達省份的廣西今年預期增長率目標是11%,一季度10.5%的增速也令達標前景堪憂。

  但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說,現在很多政策都是很有針對性的。隨著政策的放鬆和民生投入的加大,下半年包括湖北在內的中西部地區也將止跌回穩。

  仍應堅持向改革要紅利

  儘管中西部地區面臨著發展難題,但接受本報採訪的區域經濟專家也表示,寄望政策放鬆不是長久之計,靠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方式也難稱可持續,中西部要盡快改變這一模式。

  在經濟結構失衡的狀況下,“短期強勁刺激如同飲鴆止渴”已得到多位經濟學家的認同。管清友就認為,以長期的改革來穩短期的增長,見效較慢,但是效果持久。近期可能推出的改革有擴大民間投資准入(包括金融領域)、利率市場化、天然氣等資源價格改革等。

  前述智囊研究機構人士分析稱,目前中國經濟情況是結構性矛盾大於短期需求不足。而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在產能過剩和金融功能弱化等方面。

  事實上,政府在去年三季度就對經濟進行過刺激,短期內經濟有所回升,但到今年二季度,又出現比較明顯的下行。

  “這說明刺激政策並沒有使經濟走向良性循環。”該人士稱,目前主要基調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但經濟如果不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對結構調整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政府進一步提出“穩中有為”,意在作出一個平衡。

  新政府主政以來,高層多次談到“向改革要紅利”。市場潛在的巨大紅利不言而喻,而如何“改革”成為各界討論最多的話題。

  自6月以來,中央高層和各部委分赴各地,就經濟形勢展開調研座談。一名知情人士此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過剩產業和重點投資領域是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在調研過程中,部分企業不堪低迷行業境況的重負,紛紛求援中央“出手”。

  該知情人士稱,部委采納企業意見的可能性很小。“由此看來中央的決心還是在長遠調整經濟結構上。”他稱,刺激過剩產業“救急”的希望不大。

  (消息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