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安倍外交繞不過中美“兩道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2 09:55:58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參議院大選後,在接下來的三年裡,日本的外交將往何處去?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在接受上海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參院選舉勝利後,安倍政權的執政基礎基本穩固,但長期執政並不意味著安倍今後就能順利、穩定地執政。在一系列外交課題的挑戰面前,安倍所面臨的壓力恐怕不會比選前小,“如何與中美兩個大國相處是繞不過去的課題”。

  楊伯江認為,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借機壯大自己,是日本外交今後的基本走向,因此,日美同盟將會繼續得到強化。然而,安倍的政治主張決定了他有一定離美傾向,其執政思路也有可能引發或者加劇與美國的矛盾。在安保方面,儘管美日保守派精英都同意加強日本防衛力量,但美國要求日本配合美國的戰略考量,日本則從日本的角度出發有自身訴求。“今年的防衛白皮書首次提出要加強自主的防衛力量,顯示出日本更注重謀求自身實力提升的意圖。這未必是美國樂於見到的。”楊伯江表示,“此外,日本頻頻挑戰歷史問題也會招致美國的不快。”作為一個右傾政治家的代表,與小泉相比,安倍的右傾保守思想更成體系,要求獨立于美國的政治訴求更為強烈,因此動輒在歷史問題上妄言以期擺脫戰後體制。然而在美國國內,二戰退伍老兵及保護婦女權益人士均有一定的聲音,日本對太平洋戰爭等二戰歷史的歪曲顯然會引發這一部分群體的抗議。

  在中日關係方面,安倍會否調整對華強硬的外交政策取向,中日關係是否存在改善的空間?楊伯江認為,總體而言,日本保守民族主義化趨勢會進一步加強,這將為中日關係的改善帶來困難。但在日方有所調整的前提之下,中日關係仍有改善的空間:通過強化中日關係的正面部分來沖淡釣魚島等一系列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

  “重點是強化中日經濟合作。”他指出,日本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利益仍然是日本在華的主要利益之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在中國的投資存量很大,介入程度很高。尤其在當前安倍力推“安倍經濟學”的背景下,楊伯江強調指出,“安倍經濟學”政策本身是“以犧牲明天的發展利益來換取今天的政治利益”,“亮麗”的統計數據背後存在泡沫風險,具有不可持續性。展望未來,安倍經濟學可能面臨更多利空消息。比如,明年4月日本政府將正式實施消費稅增稅政策,將消費稅從5%提高至8%,民眾提前購買大宗消費品造成GDP數據短期表現強勁的泡沫很可能將隨之破裂,屆時將對內需造成重大打擊。再者,明年年中美國或將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美國是日本主要的市場之一,影響不可小覷。在這種背景之下,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市場對於日本而言意義重大,中日政治僵局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明顯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楊伯江指出,作為第二次出任首相的安倍來說,應充分吸取前一任期的兩大教訓:第一,“重政治、輕經濟”並不符合日本當前的實際利益。再者,面臨諸多課題之時,戰線拉得過長,攤子鋪得過大,將會“逐二兔而不得其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