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9省會城市債務率超10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9 08:20:48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昨日,審計署官網發佈消息,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本次全國性審計工作將於8月1日起全面展開,全國審計機關將對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政府性債務進行徹底摸底和測評。

  據新京報報道,國務院26日下午發特急明電,要對全國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審計署暫停所有項目開始培訓,本周進駐各省市區。

  據瞭解,本次審計是最近三年來,審計署第三次“把脈”地方政府性債務。第一次是2011年,審計署審計了1979年以來到2010年底,全國31個省市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第二次是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審計署選取全國36個地區(15個省及其所屬的15個省會城市、3個直轄市及其所屬的3個市轄區),審計了2011年和2012年的地方政府性債務。

  鑒於第二次只選取了36個地區,因此,本次審計是繼2011年後,審計署第二次全面“摸底”地方政府性債務。

  專家稱正在制定的預算法修正案草案,在地方政府能否發債券問題上陷入“兩難”。按照全國人大公佈的立法規劃,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三審預算法修正案草案,屆時,將再次審議地方債券管理模式。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申請破產保護10日後,國務院就作出了全面摸底地方債務的部署,“速度很快,36個地區的地方債務審計結果,觸目驚心。這次全國範圍摸底,將對預防風險、建立科學完善的地方債務管理模式提供參考”。

  現狀 

  地方債務高致“資不抵債” 

  36個地區的地方債審計結果已於6月公佈。在該份審計結果公告和上月27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報告中,審計署兩次對地方債敲響警鐘,強調目前,地方債存在個別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資不抵債、違規融資變相集資等問題。

  地方債務總額在15萬億-18萬億 

  2011年,審計署審計了1979年以來到2010年底,全國31個省市區的地方債政府性債務,結果表明,當時的地方債務總額為10.72萬億元。

  兩年已過,目前,全國的地方債務規模到底有多大? 

  今年2月,一國際金融機構發佈的一份報告提出,中國各級政府負債可能高達30多萬億元。

  對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予以否認。董大勝認為,根據國債、外債等數據測算,各級政府的負債應該在15萬億至18萬億元。

  9省會城市債務率超100% 

  上月,審計署發佈的《審計公告》,也未通報目前的地方債務總額,但提出,至去年底,被審計的省市區地方債務總額共計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94%。其中,9個省會城市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

  報告指出,一些地區債務償還過度依賴土地收入、高速公路、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甚至陷入借新債還舊債“循環”。例如被審計的36個地區中,4個省、17個省會城市以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但這些地方去年的土地收入都明顯減少,其去年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需償還本息2315.73億元,系當年土地出讓收入的1.25倍。

  上月,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披露,一些地方通過信託、BT(建設-移交)和違規集資等方式變相融資現象突出。例如被審計的36個地區中,採用上述方式融資2180.87億元。

  解讀 

  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 

  “地方債務風險整體可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