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羅斯高調打假 重災戶又是華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9 10:08:22  


 
  2009年6月17日,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海關合作分委會成立。分委會設立了“中俄規範海關通關監管秩序工作組”、“中俄海關貿易統計工作組”和“中俄海關執法合作工作組”等機構。

  當年9月7日至8日,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海關合作分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雙方商定分委會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規範通關秩序,提高監管效率,規範企業行為,打擊走私違法,促進雙方貿易健康持續發展。

  當年10月13日,在中俄總理的共同見證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俄羅斯聯邦海關署關於規範通關監管秩序的合作備忘錄》在京簽署。這標誌著中俄海關合作正式啟動。

  此後,中方也曾組織各種各樣的研討會、培訓班,對相關中方企業和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但由於俄方相關手續依然比較繁瑣及個別機構和人員的腐敗,使得一些華商即便在“灰關之路”撞了南墻也不願意回頭,依然對“灰色清關”情有獨鐘。

  俄方規範市場 華商勢必轉型

  從俄方7月19日的行動來看,其行動的由頭已從打擊“灰色清關”,變為打擊“涉嫌仿冒國際名牌商品”。這一行動的“法律正義感”更強,讓中方在交涉起來更加有些“難以啟齒”。

  自去年8月22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俄羅斯國內法制不斷健全,制度不斷完善,市場不斷規範。這讓“灰色清關”等不正規貿易方式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面對這些變化,華商再抱怨“超低效”、“高關稅”、“巨繁瑣”的俄羅斯海關,而再選擇“灰色清關”,只會越來越吃虧。

  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由正規渠道進入俄羅斯市場的合法產品,其競爭優勢會越來越明顯,走“灰色清關”渠道的產品利潤將大幅下降,並將最終失去僅存的市場。在這一大趨勢下,在俄華商真到了必須考慮“轉型”,即從“大市場”轉向“大商場”,必須走品牌之路、質量之路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