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收視率”吹出的雷劇泡沫終會破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31 11:24:25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近日,正在熱播的兩部神話劇《天天有喜》和《新洛神》因為顛覆的劇情、誇張的表演以及邏輯混亂的敘事被網友在網絡上瘋狂吐槽,可就在人們以各種娛樂化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些雷劇的不滿時,這兩部電視劇的收視率據稱卻一路飆升。

  有分析稱,這表明當下觀眾更願意選擇一些輕松、無需過多動腦的電視劇觀看,但筆者以為,即使娛樂類電視劇也應具備基本的藝術品質,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絕不是娛樂至死。

  近年來,雷劇頗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數量越來越多,還出現了一批以寫雷劇著稱的編劇、以演雷劇知名的演員和以播放雷劇獲得影響力的電視台。而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以前雷劇大多還只是無心之舉,製作方和演員都會因為被冠以這樣的稱號而感覺不光彩,現在則越來越呈現“有意為之”的跡象,尤其在一些高收視雷劇的激勵下,雷劇儼然已成為一個新的電視劇片種。

  但收視率從來、也絕不能成為衡量電視劇的唯一標準。當下這些粗制濫造、毫無精神營養的雷人電視劇就正在讓電視劇市場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一部雷劇成功了,一批電視劇製作者都蜂擁而至、爭相模倣,而在質量差也能取得高收視的暗示下,電視劇製作的基本原則一再被突破,電視劇的藝術品質也一再被拉低。

  而事實上,高收視不僅無法全面反映一部電視劇的質量,甚至無法體現觀眾的需求與好惡。現在許多年輕觀眾選擇收看這些雷劇,吐槽惡搞的心理普遍更多於欣賞與享受,對於創作者而言,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悲哀。

  市場到底還是具有一定自凈功能的,在觀眾、市場及創作者的不斷碰撞與信息交換中,這些質量低劣的雷劇遲早會被淘汰。但在雷劇已有泛濫勢頭、業內外都對此深惡痛絕的情況下,電視劇的創作者更應主動做出努力。編劇、導演、演員都應在關注市場需求的同時,有著更高的藝術追求和藝術品位,主動摒棄充滿低級趣味、毫無精神營養的雷劇,認真思考如何兼顧藝術性與可看性,許多經典的電視劇早已證明,這兩者從來都不矛盾。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