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廣東反腐敗打“老虎” 半年多20名廳官落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2 15:06:12  


 
  解讀完善制度嚴控官員掌財

  對於被調查的官員大多牽涉到嚴重的經濟問題,林喆認為,不少財務人員和高官的關係非常親密,個別高官本身就有一個自己可以控制的財務人員,所以很可能會出現做假賬的現象,廣東也不例外。

  “群眾身邊的腐敗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關制度不完善。如果讓人不想貪,就要靠宣傳教育;如果讓人不敢貪,就要靠制度完善了。”林喆說,伴隨著腐敗現象的增加,從中央到地方,反腐敗的決心、力度逐年加大。從目前中央的態度來看,對於基層腐敗正在用制度、法律等一切手段進行遏制。

  級別遭查處官員中20人位居廳級

  在記者統計的19名原廳官中,深圳市原副市長梁道行在“十八大”前夕就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被調查。資料顯示,梁道行2002年2月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深圳市海外交流協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2009年,梁道行因年齡原因請辭深圳市副市長;2011年,梁道行擔任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執行局局長職務。

  今年1月份,廣東省紀委通報中共廣東省從化市委副書記、從化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郭清和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接下來的2月份,再次傳來揭陽市副市長鄭鬆標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的消息。

  廣東紀檢監察網7月26日發布消息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李興華涉嚴重違紀問題,已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發現,截至7月底,廣東省被調查或免職的官員中,至少有20人官居廳級。

  解讀中央表態使紀檢打“老虎”底氣足

  林喆分析,一些官員在坐上高位前,一般不會接觸到太多的利益往來,也就能夠保持自身不被“污染”。然而隨著職位的升高,掌握的權力越大,各種誘惑也會越來越多,官員如果不能保持對權力的掌握尺度,最終會被拉下水。

  “改革開放前期,反腐工作比較注意縣處級、廳局級官員的懲處,涉及省部級官員的較少。近年來,北京、天津等地相繼發生一些省部級官員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員涉案後,反腐工作又側重於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十八大上,黨中央表態,今後的反腐工作將不再區分官員級別,一視同仁地予以打擊,發現一件查處一件,‘老虎’‘蒼蠅’都要打,這使得紀檢部門查處一些高職務官員違法亂紀更有底氣。”林喆說。

  學歷半數被查廳官為研究生以上學歷

  對比這20名廳官中,除了有部分學歷不詳之外,原廣東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原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周鎮宏,原廣東省雲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馮湘勇,原增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榮照等10名廳官均屬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超過一半。

  上月剛剛被廣東省紀委調查的廣東省原科技廳廳長李興華也曾拿到管理學博士。其中,原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周鎮宏則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是為數不多的理學博士、教授,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法晚記者梳理被曝光的官員簡歷發現,高年齡、高職務、高學歷更易成為“被盯對象”。

  解讀高學歷名不副實“水分”大

  林喆稱,高學歷本應具備更高的修養,包括政治修養。但是現在的學歷教育主要是知識的教育,很少有人格的教育。加上一些求學者也主要是以學歷做敲門磚,急功近利,所以根本談不上提高修養。
 
  她認為,學歷的高低,與道德情操、法律修養的高低,沒有直接關聯。高學歷者不一定就是高道德、高能力。學歷高只能代表個人的學習能力好,在理論知識理解上比一般人強,但是理論知識不能代表本身實際能力,有著正確的利益觀。

  一旦本身的利益觀出現問題,就無法抵禦權力地位帶來的各種誘惑,那麼就會主動走上腐敗道路,一旦走上這條不歸路,將難以回頭,等待的結果就只能是身敗名裂錢權兩空的悲慘結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