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北京潘家園:鬼市和淘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3 08:42:37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記者認識了一位韓國古董商樸先生。十幾年前,樸先生還只是一位古代韓國瓷的普通收藏者,正式職業是小學教員。他告訴我,他第一次來中國旅遊,就悄悄讓導游小姐把他帶到潘家園“鬼市”。

  “十幾年前這裡的真貨多的是,哪像現在遍地的假貨!”樸先生津津樂道地回憶:他第一次上“鬼市”,就淘到兩套明代的韓國青瓷酒具,拿回去以後轉讓了一套給一位藏友,沒想到那個藏友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喜出望外。後來他聽說,那位朋友將那一套酒具送拍賣行拍賣了,價格翻了十幾倍。就這樣,每年寒暑假,樸先生都會來中國淘寶,後來還在漢城開了一家古玩店,所賣物品基本上都是從潘家園、大鐘寺等地購得。我問他:“你買這些文物上飛機沒人查你?”樸先生笑著說:“扣過兩次貨。後來我採取摻水的方法,就是買一大堆假貨,中間夾帶幾件真東西,通通照著現代工藝品填表報關,很輕鬆就出去了。”

  “中國文物造假的水平全世界最高,就是中國海關自己的專家也無法準確辨別出來!”末了,樸先生又笑眯眯地補充了一句。

  我留意到,像樸先生這樣經常穿梭於潘家園的港台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古董商很多,其實他們自己清楚,從潘家園買回去的東西,能有百分之幾是到代的老貨就不錯了,可是賺錢是商人們永恒的邏輯,不管真貨假貨,反正帶出去以後有市場、能賺取好利潤就行。好笑的是,咱們國內有一些有錢的“燒包”,竟然千里迢迢奔國外再把那些個假貨倒騰回來,弄張發票,過海關時戳上一個“火印”,表示“流傳有序”了。倘若這些主兒把買回來的假貨“金屋藏嬌”、自我欣賞或顯示文化品位以抬高身價也行,於世無害。可很多人卻不這樣,他們圖的還是錢。這些真假尤物回國後或被現買現賣,或被暫時囤積起來,待價而出。

  在潘家園的常客中,大家最願意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故事,大多都與“撿漏兒”有關。儘管這些故事的內在邏輯如同打麻將的癮君子一般——報喜不報憂,但是,那一個個從潘家園地攤上脫穎而出的“灰姑娘”與“黑馬王子”,卻似乎是“潘家園口頭文學”中的永恒主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