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大師”王林的朋友圈:曾為前衛生部長診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4 16:37:31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大師

  開端

  “唐雨和小朋友陳小明一起走在路上,他的耳朵無意中觸到陳小明的上衣口袋,大腦便呈現出一包香煙的牌名‘飛雁’二字……據唐雨自己介紹,他的手像有電一樣,拿到寫有字的紙團,腦裡便開始有字跡的反映 。”

  唐雨的“耳朵認字”,標誌著當代特異功能運動的發端。這篇報道出版於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報》。數天後,國內多家媒體轉載了這條消息。香港《大公報》《明報》更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國人的驚人發現。

  這篇報道引起了上海《自然雜誌》的關注。當年7月,該雜誌派人到北京測試了當時頗為出名的特異人王強、王斌兩姐妹,寫成《“非視覺器官圖象識別”的觀測報告》一文,肯定了人體特異功能。

  早在一年前,這家雜誌就是氣功和特異功能的重要鼓吹陣地。1978年,上海一位名叫顧涵森的物理工作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她發現氣功師能發放出物質性“外氣”。

  顧的論文,引起了原衛生部中醫局呂炳奎局長的注意。呂在其《中國古代文化起源與發展略說》一文中自述,雖然他“堅定地肯定古代扁鵲、華佗、李時珍等有遙感、透視、內視等功能”,但苦於無證據,顧的發現令他喜出望外。

  “1978年秋,我專門到上海,了解氣功……就在上海我起草了向中央及衛生部的一份報告, 得到很多領導的支持,從此氣功走上了正常發展的道路。”呂稱。

  數千年來,氣功一直在民間流傳, 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或稱吐納、打坐、坐禪等。據中國中醫研究院氣功研究室主任張洪林介紹,上世紀40年代末,河北省劉貴珍因傳播養生鍛煉方法,受到河北省衛生廳的重視,他們這些養生鍛煉方法統一命名為氣功。195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典禮的大會上,衛生部對劉貴珍予以褒獎,多家新聞媒體跟進,劉成為氣功領域的權威人物,並掀起了全國第一次學練氣功的高潮。伴隨著“文革”的開始,氣功因其具有養生健身作用而被造反派斥之為“保命哲學”、“活命哲 學”,劉貴珍也受到批判,群眾性的氣功鍛煉熱潮突然中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