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福州論壇:大陸一些文化像“壁龕”需要保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6 11:54:43  


中國戲曲學院研究所所長傅謹擔任主持(黃博寧攝)
 
  譚華孚認為,這是傳統文化“場域的消逝”。現在大陸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區建設”等方法進行保護。從媒介學角度說,就是維繫傳統藝術延續,讓民俗能夠以現場、即興的形式呈現。雖然藝術的氛圍是否能保存、最終能否起作用有待驗證,但脆弱的傳統就像“壁龕”,需要保護。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鄭長玲認為,中國大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點用力過猛,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現在政府把所有的“遺產”都保護起來,把本來應該是民眾自發認為是“我的寶貝”的東西變成是政府的,甚至與老百姓對立起來。他認為,保護“非遺”應該“發動”百姓,不能單靠政府。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曾永義、台灣中華文化大學博士董致麟分別以“兩岸戲曲在今日因應之道”、“海洋文化對台灣塑性”為題進行發言。

  本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以“弘揚中華文化傳統、增進兩岸文化交流、擴大兩岸文化共識、促進兩岸文化發展”為宗旨,希望從文化角度出發,共同探討兩岸文化淵源,進而增進兩岸之間的民族認同。

  論壇由福建師範大學聯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福建社會科學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等單位舉辦,福建師範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承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