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遊走黨紀邊緣 謝長廷:我也會被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6 11:39:07  


  中評社台北8月6日電/從去年開始,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就積極發展與中國對話的管道。二○一二年十月,他登陸進行“開展之旅”,除了見到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戴秉國,也在祭祖時“哭”出了黨內一堆爭議。今年六月,他又赴港參與研討會,並順道轉往深圳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再度引起黨內騷動,成為民進黨內最積極經營兩岸交流及論述的天王級人物。

  美麗島電子報報道,面對國、共兩黨不斷推進兩岸間的統一進程,國民黨不斷簽署一連串將重創台灣經濟的協議,民進黨在中國政策上也無法提出替代“九二共識”的新方向,謝長廷是如何看待目前的局勢?他到底是民進黨內“賣台第一人”,還是黨內最務實看待兩岸關係的先行者?以下是謝長廷接受新新聞專訪的內容記要:

  找出路 不接受九二共識 就得有新的主張

  問: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民進黨落敗,很多人認為是輸在兩岸政策、經濟選民,你覺得呢?

  答:從民調來看確實有六、七成民眾認為民進黨輸在兩岸和經濟。因此民進黨當然需要檢討兩岸政策,但不可能完全依照中國的意思,必須“台灣人民要滿意、美國要接受、中國要忍受”,否則兩岸就會緊張衝突。

  現在所謂的兩岸交流其實是國共交流,交流的前提是“九二共識”及“一中框架”,這些在民進黨執政時並不存在,因此國民黨會全力阻止民進黨,而中國也一定全力支持國民黨。國民黨最希望民進黨擁抱理想,永遠只有三○%的支持度,國民黨就可以對中共說,“你看民進黨就是台獨”,這樣中國就只會支持國民黨。雖然這對民進黨不公平,但否定“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確實必須尋找中國能忍受的替代方案。

  我們的“修憲”門檻極高,換句話說“憲法”非常穩定,應該思考從“憲法”找出一條出路。這次我去香港,我的主張中國雖然沒有公開支持,但這次是我第二次去,相信對岸已經可以忍受,對民進黨來說也“多一個兩岸政策的選擇”,至少可以放在冰箱裡備用,否則到選舉時才匆忙提出兩岸政策,大家會認為那只是民進黨的選舉語言。

  問:你去香港前有沒有和黨中央溝通過要講什麼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