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昌鳳:傳統媒體創新無極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8 13:51:57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新媒體化時代要成為分析家、智者、戰略家,而不只是新聞采編者;對於媒體機構而言,要學會破壞性創新。

  《人民日報》刊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副院長文章,對此進行分析。

  紐約時報集團7月22日在體感設備Leap Motion零售的第一天,即發布了基於該設備的手勢操作應用:卡片形式的標題、內容和摘要,用戶手指左右移動即選擇新聞,手指轉圈向下滾動頁面,快速晃動手指返回主頁,點擊卡片開始閱讀。在谷歌眼鏡出現了第三方應用之後,紐約時報也立即開發了其應用。近年來,從Reader2.0計劃的內容聚合、結構化閱讀到智能化內容、語義網化目錄信息,從音、視、文等全媒體形態的信息到基於 iOS、安卓、Windows Phone、黑莓等移動客戶端,紐約時報集團的新媒體化轉型,已經為傳統媒體打開了創新無極限的想象。國際媒體通過種種策略不斷創新其傳播形態。

  平台化策略。媒體平台化增加了人們查閱新聞的頻次、讓廣告到達率更高、更有效,還促進了新聞的深度閱讀,提升了閱讀的滿意度。同時它創新新聞和其它信息的生產方式,爭取更多受眾。比如紐約時報以豐富的元數據,通過實時的分析、設備探測和粒狀用戶互動等技術,為每個用戶和不同終端提供智能內容、訂制個性化的版面,支持離線閱讀,帶來了可觀的用戶數。多平台的使用,有助於滿足人們對文字、圖像、視頻等各類信息的需求。

  社交化策略。傳統媒體快速涉入社交媒體。通過社交化,媒體可以把圖片、視頻、文本和傳統內容進行混搭處理,進行互動、建立聯繫、生成意義;通過社交化,媒體打造新的營銷模式,追求更精准的個性化廣告、免費增值模式、戰略夥伴收入共享、從線下走到線上的社交活動,將產品、服務和人結合到一起;通過社交化,媒體可以吸引更多年輕用戶、擴展讀者群。同時,通過UGC(用戶生產的內容),媒體從中獲得了更豐富、新鮮、大眾視角的信息,時效性強、視野開闊,內容深入,如《華盛頓郵報》的網站為每篇報道嵌入了實時更新的服務,讀者可以編輯或修訂報道的內容。通過LBS(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運用“簽到”手段,使移動客戶端用戶能實時查詢、互動、分享。

  數據化策略。通過數據挖掘進行數據新聞報道。記者們在繁雜瑣碎的非結構化數據中,發掘常規新聞中不能體現的邏輯,進行深度解讀,比如彭博社的 “今日圖表”。數據新聞幾乎“一切皆可量化”,文本、地點與方位、情感與行為、關係網絡等新聞要素均可數據化:美聯社的“總統大選新聞應用” 使方位數據化,路透社的“關係中國”使關係數據化,華盛頓郵報將地圖數據化。記者今後要呈現結構化的、機器可讀的信息,以方便再利用,它拋開以故事為中心的理念。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新媒體化時代要成為分析家、智者、戰略家,而不只是新聞采編者;對於媒體機構而言,要學會破壞性創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