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弊根源
“檢查工作,看台賬的時間占到80%到90%”
“表象是基層台賬過多,根子還是上面考核評比時搞形式主義。”南京的基層幹部們直言不諱。
台賬年年做,年年一摞摞,都有什麼用?“每項工作,上級部門來檢查的時候都要看相關台賬,檢查中,看台賬的時間占到80%到90%。”張文晶,南京最早一批大學生社工,在基層社區工作多年,對基層台賬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一是各級部門過於依靠台賬,檢查工作、考核測評大多以台賬為准,台賬標準要求過細;二是各部門的“進社區”項目、“創牌”活動、評比考核都需另做台賬,導致台賬名目繁多、標準過嚴。以張文晶工作的社區為例,社區居委會需要承擔的各項行政事務這些年來數量驟增,需要做的台賬約30大類、82項、100多本。
基層檢查評比,更應該通過實地察看、訪問居民的方式進行,但為什麼檢查人員更願意看台賬?“原因很簡單,看台賬最輕鬆,跑現場很辛苦。”一位農村黨委書記說。
建鄴區清河新寓社區黨委書記鐘霞也有同感:“台賬過多就是相關部門只圖自己方便,你有材料就加分,沒材料就扣分,簡便易行。”
如此看來,台賬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形式主義的問題,還有官僚主義的因素在作怪。
台賬要求“留圖片”,更是作為形式主義的做法讓群眾很反感。鐘霞介紹,現在社區工作要求“留印記”,工作日志不僅要文字,還要有圖片,社區幹部常常是帶著相機工作。結果可想而知,居民對這種“立此存照”的工作場面很反感:“這哪是在做工作,純粹是做給上面看!”有一次,社區一位年近八旬的獨居老人突發中風暈倒,居民發現報告社區,社工送醫、辦手續。這些事按要求都要寫日志,“難道我們在救人的時候還要帶上相機?”
基層幹部對檢查“唯台賬是舉”的做法意見頗大,“既然是評先進,就應該到現場看。哪些是一直在做的,哪些只是掛塊牌子,做做表面功夫,一看就知道。台賬,只應做參考。”鐘霞認為,部門制定政策、提要求時,並不了解下面的情況,只是坐在辦公室,設計得很完美,其實只是想當然,與實際差很遠。
考核評比“唯台賬是舉”,一方面助長了台賬過多之風日盛,還助長了“假台賬”的弄虛作假之風;另一方面嚴重影響了一些社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台賬做得漂亮就可以得高分,而台賬缺幾頁材料就會扣掉相應分數,雖然最後就差個兩三分,但卻影響到能否評上先進,“幹實事的評不上先進,做表面文章的倒評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