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安倍放棄參拜緣於顧慮美國而非中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5 09:26:40  


日本靖國神社(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安倍放棄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被西方媒體解讀為避免與中韓對抗升級的“克制之舉”,但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在日本媒體報道出這一消息幾小時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東亞與太平洋小委員會主席卡丁就迅速向日本媒體表明他“支持安倍考慮到與韓國的良好關係所作出的應對”。

  據《環球時報》報道稱,這似乎證實了《產經新聞》當天一篇文章的內容,《產經新聞》引述外務省內透露的消息說,安倍在7月參議院大選後對參拜問題向周圍透露心聲說:“與其說是考慮中韓反對,還不如說是要顧慮美國。”消息說,最近美國對靖國神社問題似有替中韓考慮的微妙態度,使首相官邸內存在“如果現在安倍去參拜,拼了命也要阻止”的反對聲音。

  另據共同社報道,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內德斯8月14日與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舉行會談,並要求日方盡快修復處於僵化的中日關係。

  事實上,從日本紀念二戰的方式來看,“顧慮美國”恐怕道出了他們的真實想法。日本官方和民間對二戰戰死日本軍民的悼念方式以及場所遍及全國各地,並且以神社、和平祈念館、戰爭舊址公園等方式呈現。

  以《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剛剛走訪的沖繩縣和平祈念公園為例,這處以悼念1945年沖繩之戰20萬日本軍民死難的紀念場所規模宏大,包含葬有沖繩一所女校240多名師生的公墓、一處和平祈念資料館、多處戰爭遺址、一組雕有20萬沖繩戰死軍民姓名的紀念碑、一處美術館等建築群。最引人關注的是,雕著20萬死難軍民姓名的紀念碑按生前所屬縣和姓名筆劃分組伫立著,面向當年美軍搶灘登陸的太平洋海岸。不時有日本民眾前來祭獻花束。資料館內更是以日、英、中、韓文說明,且以影像、歷史實景模擬、實物展出、文獻等重現沖繩之戰,凸顯戰爭對日本軍民造成的“殺戮”。在第三展示“地獄戰場”這塊,其文字說明是這樣的:“在美軍強大的掃蕩戰中,軍民慌作一團,被追得從一個戰壕逃到另一個戰壕,哭叫聲此起彼伏,場面極其悲慘。在戰壕內,有的平民被殺害,有的強行被迫集體自殺,有的被活活餓死。在戰壕外,受到槍炮及火熖放射器的襲擊而遭到殺戮,場面無比悲慘,簡直是人間地獄!”事實上,五個核心展室除了展示日本沖繩民眾在二戰末期如何慘烈外,鮮有提及日本二戰的發端原因。

  在沖繩的舊海軍司令部公園內,日本政府除了將當年的地下工事修復並且對外展示外,最重要的是強調當年最高指揮官海軍少將大田實當年如何自殺成仁,2400名日軍如何在這處工事內與美軍浴血奮戰的。這處戰爭遺址的介紹書還特別強調說,這裡除了能見那霸全景外,更重要的是能將東海“盡收眼底”,可以監視“從中國來的船的一舉一動”。《環球時報》記者在舊海軍司令部公園內偶遇同樣到此參觀的駐沖繩美軍軍官們。他們在看了日英文的布展說明時坦言:“這些文字只有日本的角度,根本沒有提當年的戰爭到底是怎麼發起的,只字不提珍珠港事件,這至少是不完全的一種戰爭紀念!”

  神奈川大學准教授佐橋亮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倍晉三的政治觀點從來沒有改變過,他只是在平衡國內民眾支持度與國際環境的壓力。佐橋亮透露,美國總統奧巴馬明年春天會訪問東京,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會向日本施壓,以改善日本與亞洲兩個重要鄰國——中國與韓國的關係。不過,佐橋亮強調:“中日韓之間的關係改善重要的是日本、中國與韓國的努力,而不是依賴美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