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如何“爭奪”東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5 11:28:19  


 
  童年曾在印度尼西亞生活、自稱“太平洋總統”的奧巴馬2009年上台執政後,大力推進“重返亞太”戰略,將美國外交、安全政策的關注點和相應資源向亞太地區轉移。而在亞太地區內部,奧巴馬政府則推動美國東北亞和東南亞外交的再平衡,正如“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推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所言,“過去華盛頓圈子裡的人談起亞洲政策時,往往把重點放在東北亞而不是東南亞。”

  為什麼美國開始更加重視東南亞?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美國開始從“印度洋-太平洋亞洲”的視角思考其亞洲戰略,而東南亞正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聯結地帶,其特殊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價值不容低估;二是東盟長期以來是亞太地區一體化進程的“司機”,所謂東盟“中心性”已得到中國、日本等地區大國的承認和尊重,如果美國想要在介入地區機制建設方面做文章,它就勢必要假手東盟、利用東盟。換言之,目前,東南亞和東盟已經成為美國、中國、日本(甚至包括印度)等大國的政治角力場。而東盟心裡也十分明白,大國相爭有利於其自身地區的維護。

  為了靠近東盟,奧巴馬政府費盡心力、多管齊下。正如不久前卸任的奧巴馬“重臣”、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所言,美國對東盟的重視,首先體現在“華盛頓最有價值的商品(總統的時間)上”。奧巴馬決定每年都參加東亞峰會(EAS),並親自主持美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會議,這對於全球最繁忙的美國總統來說並非易事。此外,美國國務院任命首位負責東亞多邊事務和戰略的助理國務卿幫辦,並在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設立多邊事務辦公室,還向位於雅加達的東盟總部派出首位常駐代表。為了強化美國-東盟關係發展的戰略設計,首次美國-東盟名人小組會議2012年5月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這一小組將向雙方領導人提出政策建言。

  奧巴馬政府首任國務卿希拉里可謂美國發展與東盟關係的“急先鋒”。她不僅積極參加東盟部長擴大會議、東盟地區論壇和東亞峰會外長會議等,還常常因敢說敢言,特別是敢於向中國擺出強硬姿態而成為這些會議的焦點。希拉里曾多次發表演說或文章,強調美國尊重東盟在地區一體化進程中的“中心性”,但以東盟為主體的地區機制不能僅是“清談館”,要能切實地談出結果、解決問題,而且要觸及地區領土爭端、核不擴散、民主和人權等“最重大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