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產手機土狼式圍剿 洋品牌不斷倒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2 11:45:07  


 
  “中華酷聯”領銜激戰洋品牌

  越來越多的洋品牌手機廠商惜別中國市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本土品牌手機廠商對市場的不斷蠶食。

  全球權威調查機構Canalys估計,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2.381億部,同比增長高達50%。雖然三星和蘋果仍把持著前兩名的位置,但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正遭到中國手機廠商的蠶食。其中聯想和酷派在Canalys全球手機銷量排行榜中列第3和第4名,聯想出貨量1130萬台,而酷派以1080萬台的銷量躋身第4,同比增長216%,成為這個榜單增長最快的手機廠家,比三星增長還快得多。緊隨其後的則是華為、中興通訊,二季度全球手機銷量前10名的廠商中有4家是中國廠商。

  從目前中國市場排名前十的國產品牌廠商來看,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運營商定制機模式,即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廠商依靠給運營商提供定制機來銷售,這類廠商規模最大,已成第一陣營。

  第二類是與“小步金魅”為代表的社會渠道零售機,即小米、步步高、金立、魅族等依靠大量的廣告投入和營銷炒作,以及給渠道代理商高額代理費,製造手機品牌的“時尚”概念,像OPPO,明明是國產品牌,但不惜一切營造洋品牌手機的概念,讓很多人迄今誤以為是個洋品牌,因此此類手機儘管配置和性價比不一定高,但依靠靚麗的外型、廣告及炒作營造的品牌形象,最終也能誘惑部分消費者高價購買。

  第三類是以海爾、海信、康佳、長虹、TCL手機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出身的手機品牌,生產能力強,但研發能力始終難以走上時代的前沿。

  國產品牌2G時代曾遠遠落後洋品牌,但到3G時代國產品牌依托技術創新、渠道等開始崛起,這是一個充滿殘酷競爭的過程,也是一個洗牌和蛻變的過程,有些企業衰落並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如波導、科健等品牌,新勢力取代舊勢力,如酷派、華為、中興等以技術創新見長的品牌,以及以OPPO、金立等以營銷炒作擅長的品牌均逐步崛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