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簡氏:中國建可直達北美核潛艇 靜音效果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7 13:48:39  


 
  曾參與開發“高爾夫級”潛艇的俄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發展“032工程”存在必要性,因為潛艇發射洲際導彈技術難度最大,而且實彈測試的危險性高,任何國家都不會直接拿昂貴的核潛艇進行直接試射。

  “通常來講,潛射導彈試驗第一步是在水下試驗浮桶內進行導彈模型試射,測試導彈從發射後到離開水面這段時間內的狀態。試驗結束後,會將水下試驗浮桶換成常規潛艇,再進行測試。第三步是在陸上靶場進行導彈離水後階段的測試,最後才有可能進入實艇實裝的潛射試驗”。

  這位專家還表示,俄羅斯新一代“圓錘”潛射洲際導彈之所以屢屢難以投產,原因就是沒有較好的試驗平台,而中國專門建造試驗潛艇來替代核潛艇執行試射任務,無疑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09工程”和“藍水海軍”

  中國的潛艇部隊在50多年前建立。當時,中蘇關係處於“蜜月期”,蘇方提供了軍事援助。1954年6月24日,中國海軍首次在旅順港將國旗掛到蘇聯贈送的潛艇上,第一艘潛艇命名為“新中國—11”號,第二艘為“新中國—12”號。軍人出身的中國外交部長陳毅在登艇參觀時特意在航海日志上留言:“飛機翱翔長空,戰艦乘風破浪,我們一定得學會操縱潛艇,潛行千里,消滅敵人。”後來,蘇聯太平洋艦隊又陸續將幾艘舊潛艇移交給中國海軍。

  蘇聯陸續向中國轉讓了一些潛艇技術。到上世紀60年代,中國已自行建造了百餘艘潛艇。中國在發展常規柴電攻擊潛艇時,蘇聯向中國提供了能在水上發射彈道導彈的“高爾夫級”潛艇散件,供我國組裝出“長城—200”號。

  1960年後,中蘇關係破裂,中國潛艇部隊的發展與壯大就只能靠自己了。當年,毛澤東主席擲地有聲地提出:“即便是花1萬年,我們也要造出核潛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