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這是一件讓人唏噓的事情。臨汾市翼城縣南撖村東岳廟,元代建築,我國現存最早的東岳廟。2013年1月15日(大年初四),一位名叫蘇詩秀的80歲老人,卻在自己勤勤懇懇看護三十年的古廟門口的拉環上自盡。究其原因,是對自己“文保員”身份一事存疑,讓老人至死未能釋懷,老人沒有討到說法,自絕於世,只是個例;但像老人這樣身份尷尬的基層民間“文保員”並非少數,與在文物保護方面所做的貢獻相比,他們默默無聞,自身利益難以維護。無疑,他們應該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
據《三晉都市報》報道,在一份反映材料上,蘇詩秀老人如此寫道:“我現年80歲,家住隆化鎮南撖村。1983年,原村支部書記蘇樂溫派遣我到西廟(東岳廟)看廟,並經過原文化局局長王得望認可,一直看到今天。三十年來,我和老伴吃住在西廟,不怕酷暑嚴寒,日夜看護,盡心盡責,沒有丟失一草一木,多次受到縣上表揚。可是,多年村裡沒有發過一分錢,照電燒煤都是我個人的。2004年,縣文物局開始每天發一元錢,2008年每月發50元至今。現在我年齡已高,疾病纏身,文物局提出要換人,可我辛辛苦苦給國家看了三十年(廟),一元錢只能買瓶礦泉水,連每天的水電費都不夠。人常說有付出就有回報,我現在老了,就要把我趕出去,我感到太不公平。誠懇要求有關單位給我合理的經濟補償,讓我安度晚年。”
落款時間為2012年8月18日,距今已整整一年。
根據蘇詩秀之子蘇書貞回憶:“父母一直住在東岳廟中看廟,父親更將東岳廟當成是自己的家一樣愛護。早些年,院墻塌了,父親就會用土坯壘起來;父親年齡大了以後,就用荊棘一類的東西把廟墻的缺口圍護得嚴嚴實實。“父母每天早晨都要將廟前殿後,從上到下清掃一遍。30年中,義務看護了22年,後面8年,雖然發一些錢,但其實都不夠買白面吃。可他們總覺得自己是文物保管員,挺自豪,在村裡說話時一口一個‘我們文物局’。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最後落了個這樣的下場。”
8月3日,記者採訪之際,蘇詩秀愛人張玉英剛出殯4天,這對曾被翼城文物局標榜為“東岳廟的守護神”的老夫妻,前後凄然離世。
一本2007年的《翼城縣文物工作會議》典型材料上,第一頁就記載著這對夫妻的典型事跡。“蘇詩秀,張玉英,一對年逾古稀的老夫妻,守護著東岳廟,更像守護孩子一樣守護著東岳廟的一對石獅子。”
他們的故事,翼城文物系統耳熟能詳,南撖村更是家喻戶曉。那是2005年11月的一天,老夫妻倆聽到院子裡有說話聲,還有搬運重物的撬挖聲響,老人立刻明白了這是盜賊在偷盜那兩只價值連城的元代石獅。兩人稍合計了片刻,開始大聲演起了雙簧:“你報警了嗎?”“報了。派出所的馬上就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