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蘇貞昌兩岸服貿協議辯論誰更占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8 10:59:28  


  畢殿龍(評論員) 

  台灣社會在民意的簇擁下,馬英九和蘇貞昌有望進行一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開辯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開辯論儘管循2010年馬英九蔡英文辯論兩岸ECFA的模式,但時空背景已經大不相同,藍綠對這場辯論的需要程度和損益判斷也頗為不同。辯論中馬蘇誰占優勢?能否有助民眾對兩岸服貿協議有更多了解而有利該協議的推動,以及辯論對藍綠陣營的影響如何?會成為觀察的重點。

  這場辯論是在藍綠非主動情勢下舉辦的,由民意和媒體大力促成的。因為沒有選舉的直接推動,沒有一方能夠在辯論中制勝對手的絕對優勢和信心,國民黨和民進黨沒有一定要做這場辯論的強烈意願和激情。台灣中國時報民調顯示,高達85%民眾贊成藍綠兩黨主席馬英九和蘇貞昌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開辯論,從而引發藍綠互相放話叫陣。顯然,這是在民意和輿論的雙重壓力下,藍綠領袖均無法示弱,勉為其難,披掛上陣。這勢必決定上陣的過程,藍綠均充滿了各自的考慮和算計。

  對藍營和馬英九來說,能夠促成這一辯論,有多重利好。其一,如果能夠通過兩岸服貿協議的公開辯論,讓民眾對服貿協議有更多的了解,現實中能有更多的推動。即便在辯論中無法占有明顯的優勢,作為執政者,辯論本身就不失一種性價比極高的宣導渠道。尤其是在台灣一些民眾只關注特定媒體的情況下,對藍綠領袖都參加的政策辯論,能夠有更好的宣導效果。其二,馬蘇針對兩岸服貿協議進行辯論,儘管不是一種溫和的朝野領導人的國是會商,但至少對兩岸服貿協議這一單一政策有個交集,儘管這種交集會充滿火藥味,在藍綠高層拒不協商對話的背景下,也算頗為難得。其三,兩岸服貿協議辯論,如果馬英九能夠與蘇貞昌平分秋色,就已經是大賺了。除了執政有政策推動的主導地位因素外,馬英九較低的民調,相信一場曝光度很高的服貿協議辯論會,不會讓其民調變得更差。唯一的壓力是,馬英九需要比蘇貞昌做更多的功課,對服貿協議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等,這些本來就是其應該要做的。

  如果說,馬蘇兩岸服貿協議的辯論舉辦,藍營來者不拒,順水行舟的話,蘇貞昌的參與則是被趕鴨子上架(辯論設置前提,隨時體面終止辯論就是例證),作為其內心深處,和實際政治環境,並不一定急需這樣一場辯論:大比分贏馬英九很難,不占絕對優勢則等於成全了馬英九。參與辯論,除了自認為對產學各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自信外,也是對蔡英文率先提出朝野會談的另類反應:與其溫和地營造藍綠和解的局面和全面政策上認真交集之後帶來的回旋餘地減少的壓力外,不如用一種挑戰的形式,讓馬英九更加窘迫來得有價值。參與辯論,巧妙地回應了蔡英文的議題主導性挑戰,也讓自己的曝光率和關注度、以及政策的準備程度,遠遠高於朝野領袖溫和地協商。

  馬蘇兩岸服貿協議的辯論,蘇貞昌作為在野黨的領袖和發問方,占有辯論形式上的優勢。與馬英九相比,蘇貞昌只要準備好更多的主動性的問題,讓馬英九進行解釋,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因為蘇貞昌有代表民眾,向馬英九推動的政策提出質疑的權利和義務。蘇貞昌可以含混,馬英九卻必須有更多的了解和嫻熟應對。如何將正面論述,化成質問,以及提問的角度和技巧是蘇貞昌最大的挑戰。

  馬英九要想在辯論中能夠抵禦住“蘇大炮”的狂轟濫炸,除了對服貿協議本身比較熟悉之外,也需要一些以攻為守,考驗民進黨對政策是為攻擊而攻擊,還是真的希望了解和推動。馬英九只要懷著誠實和真正為台灣民眾謀福利的誠意,老老實實地借此推介,並在辯論中,時不時考驗蘇貞昌對政策熟悉的程度以及對其反對方面的正面建議和對策,就不會有大的問題。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與馬英九和蔡英文當年ECFA辯論不同的是,馬蘇兩人不要有太多輸贏心理,要以讓民眾更多了解兩岸服貿協議,並善用此協議為台灣民眾謀福利為目的。太多的算計,及僅憑口舌之利大優勢贏得對方,民眾都不是白痴,反而會讓自己失分更多。誠實、為民是最好的辯論技巧。馬英九和蘇貞昌相比,綠營民眾希望蘇貞昌能贏更多等綜合考量之下,蘇貞昌儘管需要背誦的資料素材較少,但壓力會更大。媒體和民眾才是兩岸服貿協議辯論最後的裁判和贏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