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何中國試飛員面對危險第一反應是保住飛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8 17:20:35  


中國空軍強5強擊機。
  苟利國家生死以--從數字讀懂中國空軍試飛員

  這兩天,各種媒體集中報道了空軍試飛員群體的事跡,讀後,讓我不禁想起了某位世界名人的話:“從未有過如此多的人從如此少的人身上獲得如此大的好處。”

  這位世界名人讚美的是二戰中的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但是,用這句話來評價中國空軍試飛員對中國航空事業、中國空防建設的貢獻同樣完全適用。

  我注意到報道中這樣一些數據:61年裡,空軍試飛員隊伍從最初的3人小組,發展為100餘人;試飛了160多型2萬餘架飛機;遭遇空中險情3000多次,27名優秀試飛員壯烈犧牲;參與完成1200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刷新我國航空工業數千項紀錄,突破了一大批事關國家核心競爭力和部隊戰鬥力的關鍵技術。

  我還查閱到這樣一組數據:試飛試驗極其重要,與設計和製造並列為航空工業的三大支柱;發達國家新飛機的試飛周期占到研製周期的50%—55%;試飛經費占研製經費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每型戰機列裝前,都要完成1500至4000架次的飛行試驗,而一架新型戰機從首飛到定型,飛行中平均17分鐘就會出現一個技術故障。 

  讀懂了這些數據,或許,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試飛員被稱為獨具虎膽、叩問天門的英雄。因為試飛與常規飛行不同,投入試飛的新機在技術上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而試飛中所飛的高度、速度往往是在邊界狀態,飛行中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各種危險。他們必須敢於高空探險,用生命對未知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