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又是一年開學季,“新生裝備進萬元時代”、“月生活費千元起步”、“談不起的校園戀愛”……連日來,高漲的大學開銷被家長和學生集體吐槽。然而,當盲目攀比的“超錢”消費風浸染到大學生群體,校園內的貧富差距隱憂也更加凸顯。
開學消費:“交得起學費,買不起裝備”
據星島環球網引述媒體報道,隨著各大高校新生報到陸續開始,大學生的“開學經濟”持續被媒體關注。近日,諸如“開學支出花掉父母四個月工資”“供不起大學學費,父母被兒子告上法庭”的報道,再度引發輿論追問:如今供一個大學生真的是“燒錢”?
一周之後,安徽女孩張琳將去上海一所大學報到,在父母裝好的四個行李包中,網絡流行的“新生三件套”一樣沒少: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張琳一年的學費是5000元,而這“三件套”就花了13000元。
“這些都不是‘高配’,我身邊好幾個同學甚至買了上萬元的單反相機。”張琳說,自己並沒有刻意要求父母買這些,但是如果別人都有,這些自然就成了必需品。
在大學新生和家長中,對於開學裝備購置,張琳這種“大家都有”的消費動機典型。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從宿舍裡的筆記本電腦到隨身的平板電腦,從頻繁更新換代的智能手機到動輒上萬元的單反相機,種類繁多、價格昂貴的電子產品,因為“大家都有”而成為大學生心中的“必需品”。
為迎合大學生的消費心理,連日來,“大一曬裝備”、“開學早武裝”、“通知書換低價”……口號各異的電商開學季促銷戰已經打響。
在一家電商網站上掛出的“新生必備”清單中,大到山地自行車,小到女生床頭的毛絨玩具都被列為大學新生“必備品”。在廣東,一些商家甚至針對開學裝備推出分期付款服務。
“交得起學費,買不起裝備。”“一人開學,全家饑荒。”……網絡上,家長對開學消費的逐年高漲怨聲四起,然而,花費數萬元邁過開學門檻後,家長們對大學生的“供養”其實才剛剛開始。
“每年沒萬把塊閑錢,不要輕易戀愛”
為了倡導學生節儉、理性消費,今年,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在“致新生家長的信”中,給出大學生生活費“校方指導價”:每月600元最多不超過800—1000元。然而,消息一出卻引發學生吐糟。
爭議未止,新生報到之日,一則“大學期間至少應該戀愛一次無論成敗”的標語又出現在該校的宣傳欄上。前後兩條新聞聯繫之後,學生們的抱怨頓時升級:“每月600元,還敢談戀愛?”“溫飽線上的戀愛,應該是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