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3日電/英國《金融時報》9月3日載文《中國“債奴”一代?》,摘要如下:
走出大學校門幾年後,Jack Dai認為,作為一名中國年輕男士,自己已滿足成功的三個標誌:有一份政府工作,一套公寓房,還娶了妻。但他沒有考慮另一個表面看來並不明顯的因素,這個因素很快成為了阻礙他過上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攔路虎。
為了購買上海的那套房子,30歲的Jack Dai背上了巨額的按揭貸款。現在,他每個月要拿出月薪的一半,用來還月供。另外,他還有其他幾項中國中產階級的典型開銷:出國游、逛街、看電影和下館子。
Jack Dai陷入了債務的包圍圈。他嘆了一口氣:“大約每隔兩個月,我就沒法按時全額償還信用卡欠款。一分錢都存不下。”
這名年輕專業人士的這種經歷在西方很難算罕見,但卻完全背離了中國的傳統生活方式。Jack Dai的父母那一代人以強大的存錢能力而聞名。毛澤東時代缺衣少食的兒時記憶,讓他們養成了將大部分收入存起來的習慣,即便中國經濟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迅速增長,他們的財富也隨之不斷增加,這種習慣依然不變。
但在過去10年裡參加工作的中國年輕城市人成長於豐衣足食的年代,他們對於存錢和花錢的看法與父輩相差甚遠。他們願意借錢先花,花完再去操心如何償還。這種態度已開始賦予中國的債務狀況一些新的特征。
在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和家庭債務這3種債務中,最後一種在中國幾乎被視為零風險。根據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數據,中國家庭債務現在約為15萬億元人民幣(合2.5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中國家庭債務總額大約為政府債務的一半,企業債務的四分之一。
然而,這一概況忽視了各種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過去5年中,家庭債務存量增長了2倍。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數據,家庭平均債務額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30%升至2011年底的50%。中國的個人債務水平與個人債務與收入之比超過100%的歐美還有很大差距,但很多中國家庭正在迅速地彌補這一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