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默克爾連任無懸念 帶領歐洲走出陰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4 01:01:58  


默克爾與施泰因布呂克在辯論中(網絡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記者 楊天編譯報道)德國大選唯一一場電視辯論9月1日晚舉行,德國總理默克爾與反對黨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主要圍繞稅收、勞工和社會政策等話題展開交鋒。普遍認為此次辯論雙方扯平,但民調顯示施泰因布呂克略占上風。儘管如此,德國輿論普遍認為本次大選默克爾連任沒有懸念。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刊登專欄作家烏爾里奇•貝克(Ulrich Beck)評論文章。文章對默克爾上任以來的政策進行了分析總結,並預測德國必定會在歐洲脫離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全文編譯如下:

  德國將於九月底迎來大選,要是誰在此刻選擇去柏林遊玩,肯定會以為柏林的大街小巷都瀰漫著熱火朝天的辯論氣氛——“疑歐派”人士定然會哭嚎著呼籲德國馬克歸來,支持“大歐洲”的民眾也會號召歐洲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但實際上,德國很奇怪地與這些議題脫節了。目前為止,競選的熱門話題主要圍繞在美國情報監控、能源消耗攀升和兒童福利上。也許軍事干預敘利亞也會成為熱點之一——不過也就這麼多了。

  周日晚上舉行的電視辯論中,基督民主聯盟的領袖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她的主要對手社會民主黨的佩爾.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算是打了個平手——儘管調查表明施泰因布呂克在爭取搖擺選民上表現較好,(搖擺選民的總數高達選民總數的三分之一)。歐洲問題是辯論的第一個議題,但兩位候選人似乎都急於討論更讓人舒服點兒的話題。作為解決歐元區危機的關鍵,德國內部在這一問題上並且沒有打算就解決方案展開針鋒相對的辯論,特別是現在任何方案都要付出代價。

  自從危機席捲歐洲,很多歐洲國家的政府人物都相繼下台。而德國政府卻前所未有的堅若磐石。德國人民愛戴默克爾。為什麼?因為她極少向民眾索取。也因為默克爾在歐洲採用了全新的權力政治模式,我稱之為“默基雅維利主義(Merchiavelli)”:“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和“默克爾”的結合。馬基雅維利曾經問過王子,“受人愛戴是否比被人畏懼來的好些?”馬基雅維利的答案是,“最好兩者兼備,但由於很難同時做到,因而,如果必須在兩者之間取捨,那麼被人畏懼要比受人愛戴更安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