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日關係陷窘境 傅高義東京開“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4 13:26:46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美國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傅高義(Ezra F.Vogel)周二(9月3日)在東京演講他對中日關係陷入窘境的分析和建議,引起部分日本主流傳媒關注,傅高義用日語演講的錄像也已在日本網絡上流傳。

  BBC消息,被日本稱為“美國研究中日關係第一人”的傅高義這次是在世界和平研究所協助《日本經濟新聞》主辦“變化的國際形勢與日本的成長戰略研討會”上演講,一小時演講中他分析了中日關係惡化到目前陷入窘境雙方都有責任。

  對於中方責任,他說中國前領導人們有意中日友好,但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中國推行的愛國教育太激進,加上伴隨中國經濟力量崛起、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而生出自信所導致。

  對於日方責任,他說日本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欠思慮,尤其是內閣大臣參拜。傅高義認為中日關係還可能變好,他呼籲日本“有必要說明並承認過去的錯誤,同時應突出自己是戰後貢獻了世界和平和援助中國現代化足以自豪的日本人、並展示自己不會走錯誤方向”。

  演講後傅高義接受記者提問時,還談了解決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領土糾紛看法,他認為雙方已不可能回到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主張的擱置狀態,應探索保全面子的解決方式,指出“日方有必要尋找可使中方認可的主張”,通過首腦對話等摸索出路。

  “美國唯一的中日通”83歲的傅高義包括70年代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在內,出任過多個美國研究東亞機構的要職,1993年他還擔任克林頓政府負責東亞事務的情報官。傅高義不僅因日語流利和著書《日本的新中產階級》、《日本第一》等被日本稱為“日本通”;且因70歲開始學並能講流利漢語和著書《共產主義下的廣州》、《先行一步》等也被中國視為“中國通”,中國百度百科上還稱他“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

  傅高義多次訪日、談論他研究的中日關係,近年尤其集中闡述他研究的鄧小平對日戰略思想,2011年他出席“關西.大阪文化力會議”時說,鄧小平對日友好的戰略令日本在80年代“拼命援助中國實現了現代化”。

  傅高義認為中日關係的挫折從1986年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下台後,胡耀邦邀請3000名日本青少年訪華的計劃被批判開始,隨後是天安門事件令中國要挽回年青人的失望,從而開始推行愛國教育,起初並非針對日本,但後來中宣部利用年青人中的反日情緒來推進愛國思想。

  而現在,傅高義認為,中國沉默對待日本援助,日本則需自己先明確地與過去劃清界限,然後去強調戰後的日本來展現不同國家的形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