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敦煌農民從葡萄減產裡嘗到“甜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8 15:09:50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愁與愁真是不一樣,一直在為葡萄畝產量擔憂的余生明,擔心的不是產量上不去,而是怕產量下不來。

  據新華網報道,眼下正是敦煌葡萄成熟開始大量採摘上市的時節,敦煌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余生明,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農民們種植的葡萄畝產降下來沒有。減產的目標還不小,從畝產5000多公斤減到2000多公斤。

  四周被戈壁沙漠包圍,屬于典型暖溫帶乾旱大陸性氣候的敦煌市,全年日照時數3246.7小時,日照率達73%,而且晝夜溫差大,無污染,無病蟲害,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讓敦煌市成為我國無公害葡萄產品生產的最適區域之一。這麼好的條件,加上敦煌農民的勤勞,敦煌葡萄主品種“紅地球”畝產四五千公斤在當地屬于平常事。

  “多長一斤就能多賣一斤,就多賺一斤的錢。”當地農民樸實的想法,在市場經濟和葡萄生長的科學規律面前卻站不住腳,甚至摔了跟頭。

  “葡萄不控制產量,果實個頭、色澤、含糖量等指標都上不去,即使頭兩年產量高,但之後會一年高一年低地波動,而且葡萄樹還極易形成病害,反過來又影響葡萄長期持續穩產。”敦煌市林技中心技術人員邱軍告訴記者,當地有位農民舍不得疏花疏果,頭一年畝產5000多公斤,結果第二年到了6月份葡萄還沒有開花,樹還得了“黃葉病”,當年葡萄價格很好,這位農民卻沒有賺上錢。

  敦煌七裡鎮南台堡村村民王建國種紅地球葡萄已經7年了,今年他家種植的6畝葡萄畝產2000多公斤。“產量大了不行,葡萄品質不好,賣不上好價錢。”王建國告訴記者,他家葡萄個大色勻味甜的一級果佔70%,二級果有20%。外地老板在村子裡設了收購點,離地頭不到一公里,他的葡萄非常好賣。

  “去年畝產有六七千斤,可每斤收購價只有2.5元。今年產量下來了,可葡萄糖分高、品質好,客商現在給的價格是3.7元。”再有20來天就能全部採摘銷售完的王建國,笑呵呵地告訴記者,最保守估計,今年他種的葡萄去掉各項成本,純收入在6萬元以上。

  余生明說,敦煌市大力推行葡萄標準化生產,用一係列數字來約束產量上升,比如每畝地定植212株葡萄樹,每株葡萄留8到12穗葡萄,每穗葡萄留60到80顆果實。“這樣種出來的葡萄,產品質優、病蟲害少,而且還耐存儲,利于客商儲運經銷,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敦煌葡萄種植面積達14萬多畝,預計今年葡萄總產量將達13萬噸,總收入有望達到7.3億元,農民人均葡萄收入將超過7800元,成為當地農業產業的龍頭支柱。敦煌市希望在未來幾年能夠建成西北最具特色的鮮食葡萄基地和特色農業觀賞體驗區。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嚴大義說,現代農業實施標準化生產才能提高效益,只有走品牌化的路子才能大大提高農產品的“含金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