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10年建公屋大計 要1400億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9 09:22:31  


長策會提出未來10年需興建28.2萬個公營房屋,估計約有23萬個是公屋單位,房委會未來10年需承擔逾千億元的建造開支。圖為啟德地盤將於明年初入夥的德朗邨外貌。(明報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提出未來10年目標興建23萬個公屋單位,以現時平均每個公屋單位成本60萬元計,未來10年需花費1400億元達至這目標,屆時公屋數量達99萬個單位,在租金未能收回營運成本下,每年公帑津貼將逾23億元。有長策會成員指出,過去房委會透過加快居屋流轉紓緩公屋建造需求,但收回公屋單位數量由1997年1.5萬個,跌至去年7300個,長遠無可避免公帑的承擔額會增加。

  香港明報報道,房委會2012/13年度財政報告指出,目前現金及投資結餘約有659億元。但隨著建材、薪金按通脹增加,房委會預測本年度至2016/17年度需耗資370多億元予興建公屋,若以年均興建1.5萬個公屋計,期內興建約6萬個公屋單位,每個成本為60多萬元。

  公私營比例差距將拉近

  長策會提出未來10年建屋目標為47萬個,其中公營房屋建屋量為28.2萬,包括約5萬個居屋和23萬個公屋,公屋的建屋成本料達1400億元。另外,若完成長策會的建屋指標,在未扣減重建項目下,全港的公私營單位數目將達307萬個,其中出租公屋達99萬個,連同44.3萬個居屋單位,公營房屋數量逾140萬個,屆時本港公私營房屋比例,將由現時44:56,轉為2023年的47:53,顯示兩者差距開始拉近。

  居屋量小 難靠出售補貼

  除建屋成本外,2012/13年度房委會公屋營運錄得18億元赤字,每年每個單位需補貼逾2350元,若以此推算,至10年後的2023年,公屋數目達99萬個,每年公帑的津貼將達23.3億元。

  據悉,長策會在討論建屋指標時,多名委員關注房委會財政能否承擔,要求政府承諾向房委會財務保證,但政府認為,現時本港最大問題是土地供應不足,建屋成本不是大問題。

  政府指土地較建屋成本關鍵

  長策會成員、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出,過去房委會透過出售居屋及商場租金收入分擔公屋建築開支,高峰期年均出售居屋達8000至1萬個;但隨著房委會出售商場予領匯,而未來居屋年均僅5000個,料房委會財政難承擔;但房委會已制定未來5年建屋計劃,相信短期不會有資金不足問題,但認為長遠政府需注資房委會,即公帑的負擔會愈來愈重。

  房委會委員劉國裕指出,過往房委會每售出1個居屋單位,可承擔約2個公屋單位建屋開支,但若以公屋年均2.3萬及居屋5000個計算,兩者相差較大,房委會較難承擔公屋建屋及營運開支,政府需考慮方法以確保房委會可持續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