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從1999年2月當選第4屆“立法院長”開始,王金平已經五連霸“立院”龍頭,如果能夠做到卸任,就將打破倪文亞16年7個月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任期最長的“國會”議長。但如今看來,應該是不可能了。
中國時報特稿說,1941年出生的王金平,1985年當選增額“立委”至今已經12連任,在1991年當上國民黨“立院”工作會主任兼黨團書記長,1992年底原本內定副院長的沈世雄卻意外落選“立委”,圓融的王金平因此有機會更上一層樓,擔任院長劉松藩的副手,成為“國會”全面改選後的第一位副院長。
“國會”全面改選後,民進黨“立委”席次大增,包括陳水扁、謝長廷等戰將級明星“立委”都在“立法院”,加上正值民主轉型重要時期,包括《“國安”三法》等相關解嚴前就存在的制度,都必須重新法制化,“立院”衝突不斷。
但在相關法令法制化的初期,很多的法令只是重新將戒嚴時期的措施寫成法條,社會批評聲浪不斷。每到有重大爭議的法令要二、三讀,劉松藩多半會讓王金平上檯主持議事,“立法院”的記者只要看到王金平上台,就知道“要打架了”。
長期貫徹黨中央的指令,王金平因此深受當時“總統”李登輝的信賴,原本在一屆副院長任滿之後,就要挑戰劉松藩的院長寶座,但後來多方妥協下,又續任副院長,直到第4屆才扶正。
王金平出任院長後一年,就遇到政黨輪替,“立法院長”是國民黨僅存政府最高職務,不僅戰略上的“至高點”重要,更是國民黨與民進黨抗衡最重要的籌碼,而民進黨任何法案想要過關,也都必須要透過王金平與國民黨協商。8年綠營執政時期,王金平在“立法院”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和綠營領袖也建立一定的交情。
但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後,藍綠對立情況越來越嚴重,王金平對許多法案該如何處理都和馬英九的意見相左,雖然ECFA、美牛案都順利處理,但常表達不同意見,黨內質疑他“幫民進黨”的聲音始終沒斷過。
王金平因為個性圓融、擅長化解紛爭,能與各種不同立場的政治人物交往,並能存異求同,而能縱橫“立院”20年。早年媒體常形容他擅長“走鋼索”。近年來,王金平多次以“既在紅塵浪裡,又在高峰頂上”自況,提醒自己要注意處境。但王金平大概從未想到,居然是在這樣的情況被人推下鋼索、落入萬劫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