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大國當自重大國當作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1 10:24:56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敘利亞問題只能政治解決。中國的立場是鮮明的,行動也是務實有力的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俄羅斯建議敘利亞將其化學武器設施置於國際監督之下,敘利亞積極回應,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此視為“潛在的積極進展”。這一最新事態為避免敘利亞問題上演最壞腳本,也為避免國際關係體系遭受重大衝擊,帶來一絲希望。

  中國歡迎並支持俄羅斯提出的倡議。只要是有利於緩解當前敘利亞緊張局勢,有利於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有利於維護敘利亞及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建議,國際社會都應積極考慮。中國的立場是鮮明的,行動也是務實有力的。國際輿論注意到,敘利亞國內反對派組織“全國對話聯盟”代表團正在中國進行訪問。

  敘利亞內戰猶酣,一旦美國對這個主權國家實施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軍事打擊,兩場戰爭將叠加在一起。這將意味著怎樣一場災難,世人不難想象。中東地區安全形勢複雜敏感,引爆火藥桶很容易,難的是如何控制住局面。

  儘管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並不反對動武,但這位尚未失去現實感的戰略分析人士也不得不承認,敘利亞衝突所波及的地域以及暴力程度都有可能急劇擴大升級。由此不難理解,為何《紐約時報》網站對敘利亞問題最新變化持正面觀點,甚至做出“奧巴馬擁抱俄羅斯關於敘利亞武器的提議”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標題。

  “大國就像歌劇院中的首席女高音,在國際舞台上,進進出出都驚天動地。”美國學者法里德.扎卡利亞這個比喻,形象道出大國在當今國際關係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關鍵作用。同首席女高音帶來的審美愉悅所不同的是,大國的影響力是多向量的。運用得好,自然可以更多地造福世界;一旦迷失方向,製造的麻煩甚至災難也將是巨大的。

  套用法里德.扎卡利亞的比喻,大國有自重意識,合作得好,劇場裡回蕩的是和聲;大國恣意妄為,相互拆台,響起的必將是有可能將整個劇院震塌的噪音。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就曾滿懷憂慮地指出,美國小布什政府不管國際社會支持與否都要推翻薩達姆,這種政策選擇掏空了二戰後多邊體系的基礎。

  當今世界,即便是實力最強的大國,想必不願也不敢面對國際關係體系分崩離析的局面。道理簡單得很,歷史上不曾有過、現在沒有、將來更不會有哪個大國能夠獨掌天下。勢用盡、事做絕,最終的結局注定是四面楚歌。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是敘利亞人民的福音,是國際社會的期待,同樣也是某些外部大國的幸事。以最低成本,循走得通的路徑,早日結束敘利亞內部仇殺、穩定中東地區局勢、維護國際關係體系,是現實明智的抉擇,也是通過大國合作解決熱點問題的有益探索。

  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亟須強化,理應體現在事關國際關係走向的重大行動中。大國當自重,大國當作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