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化買斷工齡每人賠兩萬 10億巨款失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4 15:33:35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2012年春夏交接之際,51歲的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商丘睢縣石油公司協解人員劉祥林死了。“分得的那點協解金根本沒法生存。”劉祥林的一位遠房親戚說,“家裡沒錢他老婆只得出去賣血,染上艾滋病,他隨後也被交叉感染,沒錢醫治病死了。”

  華商網報道,劉祥林生於1961年,1983參加工作,2000年底中石化集團全國改革重組巨潮來臨之際,劉祥林已在這個系統工作17年。

  同其他338名睢縣石油公司協解人員一樣,劉祥林始終無法意料,這場2000年開始的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下稱協解)“運動”,將給他們平淡的生活掀起如此波瀾。

  2013年,即劉祥林死後第二年初春,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在全國政協會議的小組討論會上,首次坦言“一些中石化老下崗職工真的活不下去了”,建議解決國企改制遺留問題。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傅成玉指出,在那一輪減員增效、主輔分離的改革中,30萬名(中石化)職工與企業協議解除了勞動關係,當時實行的是買斷工齡的方法,根據工齡、級別,中石化給了解除勞動關係的員工一次性補償,這筆費用在8萬到11萬之間。

  但記者趕赴河南調查時發現,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所屬111個縣石油公司的協解職工,所領到的協解金與上述補償金相差甚遠,無論工齡長短,大多數人協解補償金不超過2萬元,其中最高協解補償金亦沒有超過3萬元。

  記者從一位中石化集團高層人士處得知,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全體協解人員總數達21330人,若以上述8萬元一次性補償款下限推算,此間差額至少達10億元。那麼,該筆巨款最終流向哪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