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洲新鐵娘子默克爾 懂得轉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5 17:39:06  


  中評社台北9月15日電/當全球目光聚焦在美俄研商敘利亞危機時,在歐洲,從倫敦、巴黎到羅馬,眾人的目光同時集中在下個周末的德國大選。當下,在歐洲,任何重要決定,都少不了德國,歐盟一切重大決策,都需要經過德國背書。

  中國時報今天發表江靜玲的文章說,依照目前的選情,德國現任總統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先民調,支持率達41%。默克爾若在9月22日的選舉中獲勝,她將在今後4年繼續擔任德國總理,並可能成為歐洲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領導人。

  毫無疑問,默克爾是當前歐洲最具份量的領導人。周前,在聖彼德堡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中,俄羅斯總理普丁對默克爾禮遇有加,親自為她披外套禦寒;德國暢銷雜誌《明星》則給予默克爾一個新封號: 歐洲夫人(Madame Europa)。《金融時報》外交編輯皮爾說,德國人終於遲鈍的發現,他們這位冷靜、可靠,故意顯得毫無光彩的領導人,實際上是整個歐洲的發號施令者。

  歐債危機以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幾乎一手主導歐盟決策─堅持勵行撙節、加強歐洲一體化。默克爾的言詞或許溫和,但立場堅定,從希臘到西班牙,她的基本主張都是,如果不附帶嚴厲的財政緊縮條件,就不提供援助,她堅拒讓歐洲央行充當歐債危機最後的擋箭牌。

  德國媒體往往把默克爾和鐵血宰相俾斯麥聯想在一起,歐洲輿論也視她為繼英國撒切爾夫人後的歐洲新鐵娘子。默克爾或許和撒切爾夫人一樣都是從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政黨中取得黨魁地位,掌握政黨控制權,但她似乎更靈活。撒切爾夫人說:“不、不、不”(no , no , no );默克爾說:“一步一步來”(step by step)。撒切爾夫人自己曾說“撒切爾夫人是不轉彎的”;默克爾則走務實主義,政策上需要轉變時,她就順勢而行。

  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發災難後,默克爾在最短的時間內便針對德國核電政策做出驚人大轉變,成功說服德國政府放棄延長德國核電站壽命的決定。當時,面對日本核災,物理學家出身、長期以來對原子能從未表示質疑的默克爾,說了句令全球震撼的話:“一些令人想像不到的事,可能會發生。”她知道福島事件也可以出現在德國,所以她願意轉彎。

  默克爾目前仍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政治家,應該可以三度連任,目前僅在於依照德國選舉制度她所領導的基民黨將和什麼政黨結盟而已。這樣一位外表不起眼的東德學者,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使他成功攀登上國際政治舞台巔峰?英國專欄作家丹尼爾強森認為默克爾的神秘之處,在於她從未利用女性身分在兩性選民中左右逢源,也不會將私人空間當做公共平台,更鮮少用社交平台表達意見。她的誠懇、不具威脅性、甚至謙卑的公眾形象讓她贏得德國民眾好感。在國際事務上她態度認真,立場堅定,但不頤指氣使,而她表現出的正直、精明和洞察力,讓人不得不傾聽。

  默克爾的成功並未讓人忘記她當年東德成長背景,在促成兩德統一的前德國總理基民聯盟黨魁柯爾的提攜下,從外圍空降到德國政壇的過程。英國廣播公司最近訪問了多名一路看著默克爾攻佔上德國政壇山頭的政界元老,其中一位柯爾政府時期的閣員一針見血的說,這個柯爾口中當年管稱為“我的小姑娘”的女孩,最後竟然鬥倒當了她16年老板的柯爾,成為基民聯盟黨魁並領導德國,不但出乎預料,更讓她的政治教父柯爾“震驚無比”。而她登上權力頂峰後,小心翼翼的罷黜了每一個潛在的挑戰者,顯見默克爾同時擁有成功的政治家必需有的冷酷絕情。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因敘利亞危機騎虎難下、俄羅斯總統普京從人權形象不彰一變成為新和平倡議者,法國總統奧朗德堅挺美對敘利亞動武,英國首相卡梅倫重落到只能敲邊鼓時,厭惡風險,路線務實的默克爾在國際政治舞台的分量,未來只會愈來愈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