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求是:不會坐視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扳倒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7 10:44:31  


 
  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就是境外民族分裂勢力通過互聯網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引起的。他們先是把外媒報道的伊拉克一名17歲少女因違反教規被族人用石塊砸死的視頻,說成是“維吾爾女孩在廣東韶關被漢人毆打致死”,經互聯網在我國境內傳播,然後據此發表瘋狂煽動民族仇恨的言論,最終釀成一起造成197人死亡、1803人受傷、大量財產損失的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網絡謠言對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危害由此可見。

  有人把現在的網絡與“文革”時期的“大字報”相比。經歷過“文革”的人們都會記得“大字報”,顛倒黑白、栽贓誣陷、圍攻謾罵、批倒批臭正是當年“大字報”的所作所為。而現在網絡上搞“人肉搜索”、傳播不實信息甚至造謠誹謗等損害他人名譽的現象,已經是司空見慣。“網絡大字報”更有匿名發帖、群起炒作、傳播快、覆蓋廣、讓人百口莫辯的殺傷力。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聲疾呼:“不要讓‘大字報’在網絡上死灰複燃!”

  近年來,利用互聯網進行不正當商業競爭的現象引人關注。此類行為,或是捏造虛假信息抹黑競爭對手,或是包裝炒作自己的產品搞網絡營銷,甚至出現了受雇於商家或個人專司宣傳造勢以牟利的“網絡水軍”、“網絡公關公司”,專做收費發帖或删帖的生意,“網絡腐敗”浮出水面。充斥網絡的虛假商業宣傳,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損害消費者權益。

  更有甚者,有些人利用網絡空間的開放自由,大肆抹黑、攻擊黨和政府。網上充斥各種負面新聞和批評聲音,政府做什麼都不好、說什麼都不對;負面的東西一條新聞可以炒幾天,甚至翻來覆去炒,正面的事情或者不登或者一閃而過,轉眼就煙消雲散;越是反主流、反權威、反傳統的聲音越能贏得喝彩,理性、溫和、正面的聲音則常常遭到狂轟濫炸、排斥打壓。而事實上,中國政府的工作表現在當今世界是廣受贊譽的,連西方輿論也很難否認這一點。這是一個最大的真實,對政府的過度批評有違這個真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