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聯合國化武報告引大國爭吵 外媒關注中國態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8 09:23:39  


 
  隨著敘利亞局勢進一步演進,一些西方媒體開始關注“中國在想什麼”。美國《赫芬頓郵報》16日題為“中國的敘利亞戰略”的文章說,人們太過關注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卻太容易忘記中國事實上也是對敘利亞問題產生重要影響的國家。文章認為,中國當下在敘利亞問題上頗有八面玲瓏的感覺,並解釋稱,中國是敘利亞第三大進口國,是俄羅斯第一大進口國,而俄羅斯向敘利亞出口武器,因此如果形勢對巴沙爾越來越好,對俄羅斯就越好,對中國進而也越好。同時,中國還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經濟增長,中國會更好,俄羅斯經濟增長,中國也會更好。中國在打一場穩贏的仗,不論風怎麼吹,中國都會贏。

  深入現場仍難解謎團

  敘利亞危機會演變為地區戰爭嗎?16日點燃國際輿論這種擔憂的是土耳其擊落敘利亞軍機的消息。

  土耳其副總理阿爾因克16日對媒體說,土耳其戰鬥機當日擊落一架進入土領空的敘政府軍MI-17直升機。阿爾因克說,土軍方發現直升機後予以警告,但沒有效果。在敘直升機進入土領空2公里後,土軍機將其擊落。敘利亞軍方17日則通過薩那通訊社譴責土耳其行事輕率,存心使兩國邊界緊張局勢升級。敘軍方稱,被擊落直升機當時在執行偵察恐怖分子活動的任務,進入土領空是“誤入”,並在發現錯誤後向本國領空飛回,但土軍機還是開火將其擊落。

  為探究化武疑雲真相,《環球時報》記者本月1日至10日曾赴大馬士革採訪,但得到的感受是,對於8月21日究竟發生了什麼,政府軍與反對派的說辭都有可疑之處。8月31日,聯合國調查小組曾赴大馬士革陸軍總醫院詢問仍在那裡接受治療的政府軍官兵,敘軍方稱,他們是8月21日遭反對派化武襲擊時受傷的。但當《環球時報》記者9月1日抵達大馬士革提出採訪傷兵時,敘官員斷然拒絕,並給出這樣的理由:“他們都已出院,或者回家,或者回到了部隊,無法聯繫”。國際紅十字會駐敘利亞新聞官卡瑪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8月21日化武襲擊發生後,政府軍拒絕國際紅十字會成員進入事發地,也沒有一名傷者能離開古塔當地醫院,到大馬士革接受治療,這些都不正常。

  不過,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使卜拉希米的一名助手對《環球時報》稱,說21日化武襲擊是政府軍所為“也有疑問”,比如古塔地區有很多流浪貓,如果政府軍用地對地火箭襲擊,除了人的屍體,也該有不少死貓的屍體,但核查小組在那裡始終沒發現貓狗殘骸,“這不合情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