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是安徽績溪人。但他們家從爺爺那一輩就因外出經營茶葉生意而遷到江蘇泰州,胡錦濤的青少年時代在泰州度過。參加工作後,因公務繁忙,他一直沒有回過績溪老家,這次能有機會返回家鄉,也算是了卻了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也讓績溪家鄉人民引以為豪,感到分外親切。
胡氏宗祠:
胡錦濤同志返鄉地點為龍川村,是位於皖南績溪縣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傳至“錦”字輩已有48世。這裡有千回百轉的古廊橋、有歷經千年的古祠堂,有一門三尚書的古牌坊,有千嬌百媚的水街、有三江匯流的園林水口。眾多徽文化遺存在這徽風古韵裡、意境田園中得到有序傳承。
胡錦濤同志很認真的看家中的一景一物,走到後堂並親自向夫人劉永清介紹陳列相片中的人物,有“爺爺、奶奶、父親、伯伯等”,他在陳述中說“他從小是跟著奶奶長大了,因奶奶是江蘇人,所以他跟著奶奶在江蘇生活,他爺爺回家鄉參選議員,病逝於安徽績溪”。胡錦濤在其祖父的房間沉思並逗留許久。
當工作人員端上了家鄉“金山時雨”茶,當夫人劉永清還在觀賞老宅景物時,胡錦濤同志對夫人劉永清說“不要站著,來,坐下,我們一起來喝杯家鄉茶”。
當走過廚房來到小院,縣文廣局工作人員打來院內水井的水,胡錦濤同志主動將水接過去,用臉親水、手親水,並連喝三口。
胡氏宗祠始建於宋,明嘉靖年間胡宗憲倡導捐資修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再度大修,總面積1564平方米。集徽派磚、木、石三雕和彩繪為一體,尤以600多件木雕部件最為精湛。宗祠和諧廳的荷花圖揭示的和合文化:社會要和諧,家庭要和美,人與人要和順,世間萬物奏出和鳴之聲。
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的美譽。中外建築專家稱為“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完整之好、裝飾之美、天下第一”。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椐《龍川胡氏宗譜》記載,僅宋、明、清三朝龍川有進士11名,其中明朝就有進士7名,成為徽州有名的“進士村”。這座牌坊旌表的是“成化戊戌科進士戶部尚書胡富,嘉靖戊戌科進士兵部尚書胡宗憲”。兩位顯赫人物相隔60年,都任過“尚書”之職,享“宮保”之銜,故稱“奕世尚書”、“奕世宮保”。同一個姓氏,同一座牌坊,兩位尚書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