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陸企在台雇6771人 服務業受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9 13:08:26  


  中評社台北9月19日電/《服貿協議》引發爭議,反對聲音認為台灣市場開放,將會使陸勞搶走台灣人工作。台“經濟部”投審會強調,陸資來台不但沒有搶走台灣人工作,反創造許多就業機會,陸企在台共雇用高達6771人,但在台陸籍員工卻只有216人;而這6771人中,就有53%是屬於服務業。《服貿協議》促使台灣服務業市場開放,其實能夠為台灣的強項服務業,帶來許多工作機會。 

  旺報報道,依據投審會資料,自2008年開放陸資赴台投資以來,陸資企業截至去年底共在台雇用6771人,而來台陸籍高管共216人。從數據分析,在台陸企共有270家,以陸籍高管人數來看,顯然連“一陸企一陸籍高管”都還達不到,要說“搶台灣人飯碗”實在是有點牽強。 

  7成賠錢試水溫 

  而這也證明陸資的確為台灣帶來就業市場,從數據來看,至少有54家以上陸企,連最高管理階層也是雇用台灣人;同時每間陸企平均雇用25人,遠遠超過台灣中小企業平均雇用人數的7人。而在陸企在台雇用人數中,服務業就占53%以上,不但顯示服務業是台灣的強項,同時也證明對陸資開放服務業市場,的確能夠為台灣製造工作機會。 

  據統計,在這6771人中,又有高達30%是資訊軟體業雇用,顯示陸資來台投資的著眼點,仍是台灣的資訊產業優勢。而製造業所雇用的47%當中,台灣的優勢產業電子光學與機械設備,合起來就占了35%。 

  學者分析,透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陸資在台投資與雇用,都還是偏重台灣具競爭力的強項產業,營利是重要目的,並非如外界所說的,是“不怕賠錢的戰略性布局”。 

  然而,儘管以營利為目的,陸資來台也未必能占上風。投審會表示,通過對陸企的營運狀況調查,其實陸資來台並非仗著資本多、規模大,就可以迴避台灣企業的強勁競爭力。2011年的調查顯示,開放陸資投資3年來,只有29.83%的陸企開始獲利,其他高達7成都還在賠錢試水溫的狀態。 

  陸資來台需勇氣 

  有陸企高管感慨,其實陸資來台比台資赴陸還要辛苦。他強調,台灣常說大陸市場“水很深”,但其實台灣也不遑多讓,光投審機制就比大陸複雜許多,投審法令也很嚴格。此外陸資來台在許多台灣關鍵產業都不能控股、不能隨便調動高管、高管往往也因為要與家人分離不想來台。 

  他直言,以這樣的條件“陸資來台投資,其實也要很大的勇氣”,並非只要台灣市場開放,陸資就會前仆後繼;對《服貿協議》開放市場的效果,在現在的投資與大陸人士來台法規限制下,台灣社會是“有點杞人憂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