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朝日新聞:集體自衛權攸關憲法根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0 10:03:24  


 
  就連推動強化日美同盟的前首相小泉也未曾涉足這一領域,而是與內閣法制局進行調整,表明了以下立場:(1)輕易變更憲法解釋會讓國民對憲法失去信任;(2)不承認超越現狀的擴大的憲法解釋,這種情況下應該討論修改憲法。

  安倍政權最初的目標是對規定修憲程序的憲法第96條進行修改。這一想法受挫後,安倍政權最近更換了內閣法制局長官,以部分學者主導(關於修改憲法解釋的)討論,試圖以單方面的政府見解來實施“解釋修憲”(注:不修改憲法條文,通過改變憲法解釋達到實際上修憲的目的)。如果一屆政權可以獨斷專行改變這個根基的話,那作為社會規範的憲法就會信任掃地。制衡權力的立憲主義將遭到徹底否定。

  安倍首相想幹什麼?經常被他列舉的情況包括以下兩點:(1)在公海一起活動的美軍艦船遭受攻擊時,自衛隊將展開反擊;(2)當可能會射向美國的彈道導彈飛來時,自衛隊進行攔截將其擊落。

堅持外交努力才是正道

  確實,中國軍力增強以及朝鮮開發導彈、核武器等舉動,不斷給日本帶來緊張氣氛。另一方面,美國失去了過去那種壓倒性的絕對實力,美國國內也有聲音希望日本發揮更大的作用。

  但是有觀點認為,對同時行動的美國軍艦實施防護,在“個體自衛權”(保衛本國)的範圍內也可以進行。至於導彈防衛攔截的例子,在現有技術實力條件下只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假想。不論哪一條都沒有緊迫到需要通過修改憲法解釋的手段來應對。

  憲法第9條還包含了一層含義,那就是向國際社會宣示日本對戰爭和殖民統治的反省。在安倍政權的歷史認識問題備受關注的情況下,若急於修改憲法解釋,很可能導致日本與鄰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這種情況也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美國最重視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保持穩定。日本若輕易煽動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反倒可能會使日美同盟產生裂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