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上海自貿區是打造另一個香港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30 10:43:22  


  作者:黃俊 (江蘇 科技人員)

  “上海自貿區”,牌子一掛,鑼鼓一響,“一石激起千層浪,驚動五洲四大洋”世界嘩然!。大嘴巴有板有眼的就在那裡叫喊:“中國在打造另一個香港了”,

  “中國在打造另一個香港”,你也不能說它錯,但只能說“只說對一半”。因為香港顯然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完全意義上的行政特區,而上海自貿區僅僅是經濟上的特區而已。

  鄧小平設計的“深圳特區”顯然是一炮打響的,為全中國後來大膽的改革開放做出了積極推動的示範作用,意義重大。然而,“深圳特區”的模式,雖然比原有的“計劃經濟”模式要無與倫比進步得多了,然而,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深圳特區”的經濟模式,已經顯得有抱殘守缺、故步自封過時了。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第二大經濟體“更上一層樓”的要求了。必須與時俱進。“上海自貿區”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

  “上海自貿區”的誕生,意味著中國將進一步改革開放;人們對“改革開放”四個字耳熟能詳,然而,人們不禁要問:“改革開放”究竟有沒有底限?應該說“改革開放”是沒有底限的,就像學無止境一樣,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是徹底的“改革開放”的。美國許多企業根本就不允許中國的資本投資,甚至連中國的華為、海信等這樣的全球第二大通訊設備供應商在美國的商業活動都要受到百般阻擾,這能說美國就是“改革開放”典範的國家嗎?

  哪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薄弱環節”之處,需要通過國家的手段來加以保護的,香港之所以如此“開放”,這跟它自身的諸多先天條件有關的。香港如果是置於英國的本土內,它就不可能如此“開放”了。

  “上海自貿區”的實質就是引入外國“競爭機制”,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上海自貿區”引入外國“競爭機制”重點是金融及服務行業,因為中國的金融及服務行業,長期以來養尊處優始終是處於壟斷地位。“壟斷”就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有了“鐵飯碗”後,就不想再“革命進步”了。引入外國“競爭機制”後,這些國內“壟斷”企業,將經受極大的競爭壓力,當你競爭不過人家時,該關門的就關門;該打烊的就打烊,誰叫你打不過人家,就只能怪自己了。這就是“上海自貿區”今後可能對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所謂“壓力”,就是“促進”,沒有“壓力”,哪來“促進”;沒有“促進”,哪來“進步”。

  “上海自貿區”的出爐,必然要遭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抵制,這就是阻力;沒有阻力是不現實的。

  “上海自貿區”是否能“一帆風順”到達彼岸?一看領導的決心;二看上海群衆的支持。但我相信,鄧小平的“深圳特區”能“一炮打響”,李克強的“上海自貿區”,毫無疑問,也同樣會“一炮而紅”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