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決議的通過對以非軍事手段,解決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提供了機遇,但敘利亞國內的戰爭並未就此平息。就在決議通過不久,敘利亞國內又起衝突,反對派近日宣稱,他們攻克了靠近約旦的一處邊防站。這些也都在提醒各方,將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盡快提上日程。事實上,此次安理會通過的決議中,也明確要求落實日內瓦會議公報,呼籲召開第二次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國政府更是力促將“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與“銷毀敘利亞化武進程”並行推進,具有積極意義。
吳思科認為,中國堅持的“並軌推行”極富建設性,兩方面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在未來解決敘利亞地區衝突的問題上,中國有望發揮更加積極的影響,包括王毅外長提出的將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敘利亞境內的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此外,中國還可以通過與地區領導人的接觸,促使衝突各方達成共識。吳思科認為,“中國與敘利亞政府、反對派均有接觸。此前,敘利亞反對派領導人就曾到訪中國。中國可以在堅持以敘利亞人民的福祉作為出發點的原則之上,對各方曉以大義,彌合各方矛盾。”
美國全球戰略並未就此改變
縱觀敘利亞危機的兩年半時間,國際社會一直力圖解決敘利亞境內的人道主義災難,結束衝突,然而此前的努力終由於各方分歧過大而無果而終。此次敘利亞化武危機得以政治解決,與其特定背景具有密切關聯。
華黎明分析認為,敘利亞問題剛爆發之時,美國和西方其它國家對於形勢相對樂觀,認為可以一舉摧毀巴沙爾政權,所以在安理會上提出了軍事打擊的決議草案,但遭到中俄否決。直至現在,敘利亞局勢已發生了變化,對西方而言採用軍事手段推翻巴沙爾政權前景渺茫。且在對敘動武上,國際輿論大都持反對態度。比如,奧巴馬在表示將要軍事打擊敘利亞之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對聲浪,多方因素綜合作用之下,才有了目前這個“用化武換和平”的方法。
此外,敘利亞化武危機得以通過外交手段在聯合國框架內解決,除了為未來和平解決其它地區衝突提供可參考的“藍本”之外,也改變了自2011年中東地區發生劇變以來,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對其它國家進行干預的“慣例”。
華黎明認為,這說明,美國之前單邊擺脫聯合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做法,並非長久出路。如今單邊行動再次返回到多邊解決,也成為自然的結果。而他更相信,將來敘利亞問題的徹底解決,依然需在聯合國多邊舞台上才能得以解決。
但他也同時強調,儘管此次奧巴馬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選擇通過政治手段,而非以往的單邊軍事行動來解決是一次巨大的轉變。且奧巴馬日前在聯大講話中,也承認“單靠美國的單邊行動,特別是軍事行動,無法實現地區和平與繁榮的”,但這些更多是與美國國力下降,以及奧巴馬本人的執政理念有關係,因此並不能做更高解讀。
華黎明認為,“美國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戰略東移依然在堅定地推行,所以不可能期望美國全球戰略會一夜之間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