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為全民利益 各自擔起憲政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2 17:03:08  


全民期待政府恢復正常功能,馬王兩人應暫時停止其他政治或法律動作,各自回到自己的“憲法”地位,善盡“憲法”責任。
  中評社台北10月2日電/上海自由貿易區正式掛牌,台灣陷入政爭卻不可自拔,開議後的“立法院”已4次院會停擺,“閣揆”無法履行憲政權利義務,在“國會”提出施政報告並接受質詢,重大法案通過更是遙遙無期,政務陷入半癱瘓狀態。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馬王之間不論是個人恩怨或大是大非之爭,現實上已造成行政權與立法權、在野黨與執政黨之間的政治角力。對全民而言,權力者的恩怨不能凌駕“國家”利益,政黨爭權奪利同樣不能把全民利益踩在腳下。“國家”利益與全民利益應該放在所有政治爭執的最前面來考慮。 

  如果這場風暴是馬英九與“國會”議長間的爭執,那是憲政問題,憲政問題應政治解決。但馬英九定調是政治人物的道德問題,進入司法程序後就堅持依法律程序進行。現在台灣高等法院既已駁回國民黨的抗告,王金平院長職務幾乎確定受到暫時狀態保護。全民期待政府恢復正常功能,馬王兩人應暫時停止其他政治或法律動作,各自回到自己的“憲法”地位,善盡“憲法”責任。 

  至於“行政院長”在“國會”進退不得,那是憲政僵局,照民進黨的堅持,“江揆”不道歉就不必到“立法院”,施政報告也罷,試問“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達“立法院”後,是否仍不聽取報告?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立法院”既拒絕“行政院長”,就該對“行政院”提出不信任案,而非無限期擺爛,拖死“國會”的議事效率,也拖死行政機關的政務效能。 

  朝野“立委”算計自己的選舉成本,拒絕倒閣解散“國會”,自己坐領高薪,放任“國家”空轉,早已成為台灣民主之瘤而不自知。相對於彈劾、罷免“總統”的高門檻,倒閣相對容易,倒閣案只須三分之一“立委”提案即可成立,在野黨發動並不困難,做為多數的國民黨更要負起執政黨之責,其選擇有二:第一,不予通過,則1年內不能再對同一“閣揆”提出不信任案,屆時已是2014七合一選舉政治重洗牌的關鍵時刻,能不能再倒閣一次根本不重要,而“立法院”就要讓“江揆”履行其憲政權利與義務。 

  第二,通過倒閣案,解散“國會”,讓最新民意裁奪“關說”與“監聽”的政治是非,馬英九要承擔失去“國會”過半席次的風險,王金平和民進黨同樣要接受民意檢驗。國民黨過半,重建“國會”形象,大刀闊斧修改目前扼殺“國會”議事生命力的密室協商;國民黨不過半,不論是組成聯合政府或釋出行政權,“總統”都得認栽,交出政治實權。馬與其不死不活再拖2年,出門必遭鞋嗆,安居官邸遭圍攻,政令不出“總統府”,至少這是給台灣一個重新上路機會。 

  眼下的現實是,“行政院”政務推動左支右絀,王金平與民進黨大黨鞭柯建銘引以為傲的朝野密室協商,主導“國會”的議事效能,但目前至少有40多個急迫性法案全部卡住,隨便舉例,服貿協議急待審查通過,最快也得到年底才能進入逐條審查,意味台灣與其他各國的相關協議都得隨之延宕,此外,核四續建或停建再度進入停擺狀態,年金改革方案根本束之高閣,“行政院”組織改造後還有多個部會組織法仍在“立法院”待審中,機關連掛新牌的機會都無,遑論工作的重新調整和布局。 

  更離譜的是,民進黨若在“國會”以少數遂行其杯葛策略,占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既無力守住主席台,更無力主導法案進度,委員會審查制在朝野密室協商的慣性下近乎崩盤,法案與預算失去專業的判準,成為政治交換、政黨交易的祭品,法案疏失時有所聞,無一“立委”為此負責,全民卻得承擔苦果。 

  台北地院對王金平黨籍假處分已經裁准,國民黨提出抗告遭到駁回,即使再抗告,翻盤機會微乎其微,至於民事訴訟勢必拖延一段時間,但“總統”與“國會”議長都有各自要承擔的憲政責任,不容無限期延宕。 

  目前當務之急,馬英九要想盡辦法解決行政、立法兩院的僵局,王金平既暫保院長職位,就要做個稱職的“國會”議長,證明自己在“國會”的調和鼎鼐之能,讓“江揆”順利提出施政報告,若盡一切努力仍不能說服在野黨妥協,也要確保政府重大政策與預算案不受拖延,尤其攸關台灣競爭力的服貿協議不能無止境遲滯審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