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明年“習馬會”?穩健中求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8 08:15:56  


  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從宣布王郁琦以領袖代表顧問身分陪同蕭萬長出席今年APEC的那一刻起,兩岸官方接觸就已正式將進入“由經轉政”的分水嶺。本屆APEC峰會今天將劃下句點,明年輪到中國擔任主辦國,屆時是否上演“馬習會”的歷史畫面,現在開始已給外界無限想像空間。 

  中國時報分析報道,這次無論是蕭習會或王張會,台方總是主動向陸方傳達盼順利推動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希望經貿合作交流不要因此受影響。一方面主要是盼藉此化解島內民眾疑慮,減低民意反彈壓力;另一方面是試圖以此突破執政不佳、民調頹靡不振的窘境,回歸馬政府最拿手的兩岸政策,順道達到馬英九的“歷史定位”。 

  不宜太過一廂情願 

  只不過,兩岸關係無法一蹴可幾,馬英九任內的兩岸政策路線大躍進,搶回兩岸議題主導權、導向制度化發展後,陸方開始給予“軟釘子”碰,從這次雙方交手過程與結果來看,台方如果太過一廂情願,只顧促談經貿,對方一句“兩岸政治分歧終歸要逐步解決,不能代代相傳”的冷淡回應,便可把台拒於門外。 

  需有廣大民意支持 

  取消非官方的“黨對黨”國共對談形式,脫掉海基、海協兩會協商“白手套”,讓兩岸發展開大門、走大路,對台灣來說,是一項難得的重大突破。但必須謹慎的是,當馬政府直接站到第一線與對岸高手過招,少了兩岸官方接觸緩衝機制的“防火牆”後,恐怕也有風險。 

  當主客觀因素都還不成熟,這樣的兩岸官方互動模式,如果缺乏廣大民意的基礎支持,反而可能讓兩岸政策更僵化,凸顯不了靈活彈性。兩岸走向政治談判的深水區,是歷史的必然與絕對,只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順利划過深水區後,迎接的可能是一片風光明媚的未來坦途;反之,準備不足也可能驚濤駭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