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怎看李嘉誠變賣資產“脫華入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8 09:35:01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最近英國財長來華,旨在促進對英投資。過去18個月,中國對英投資超過了之前30年的總和。另一面,李嘉誠大肆拋售中國資產入資歐洲實業,也讓不少人議論。為何一時間資本紛紛脫華入歐?

  騰訊網報道,歐債危機讓歐洲各國的不少公用事業都受到影響,很多房產和基礎設施都急切的尋找接盤人,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價值窪地。而在之前的專題《外國人為何逃離中國》中就曾有過分析,在最新一輪的經濟復甦中,新興市場國家為主的亞洲地區經濟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復甦的發達國家再次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主角,大量資金都重新湧回發達經濟體。

  經濟形勢轉好且資產估值合理泡沫風險較低,再加之歐洲多數國家還擁有較發展中國家成熟很多的法治環境,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利因素也較少,更利於商業發展。這些都讓歐洲重新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而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商人“脫華入歐”的原因也不外乎如此,實際上,李嘉誠的此次轉投歐洲並不是突然的舉措,而是其財團一貫經營策略的延伸。換句話說,李嘉誠的企業其實一直很國際化,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李嘉誠就投資歐洲多國電訊業務,甚至在以色列創立Partner品牌並推出移動通信網,新世紀又投資facebook和siri,這些當時也都曾被質疑“撤資香港”,但結局都是李嘉誠獲利頗豐。而如今,長江基建和和記黃埔海外業務版圖早已涉及全球50多個國家,占集團業務的80%,其旗下長江集團香港員工數目只有3萬左右人,而海外員工數目則高達20萬人,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跨國公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