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玉良:紀委是黨的領導機關 不是工作部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8 11:28:20  


 
  主持人:從您的介紹中我們得知,從黨的一大開始,每次黨章的修改都離不開對“紀律”的要求,中央紀委的機構建立需要追溯到什麼時候呢?它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過程?

  吳玉良:這個歷史沿革跨度有86年,我只能分階段介紹,包括建國前、建國後和改革開放以來三個階段。

  主持人:好的,那請您先幫我們梳理一下建國前的。

  吳玉良:最早成立的黨內監督機構不叫中央紀委,叫中央監察委員會,是1927年4月五大選舉產生的,有一部電影叫《忠誠與背叛》,講的就是這段歷史。五大前,我們黨已有5.7萬名黨員。在國共合作時期,有些黨員經不住高官厚祿的誘惑;“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有些黨員經不住血雨腥風的考驗,出現了蛻化變質甚至叛黨投敵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嚴明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中央監委就應運而生。這是我們黨第一個中央級的專門紀律監督機構,這個機構規格很高,是一個與中央委員會基本平行、相互制約的監督機構。中央監委由10人組成,王荷波為主席,共7名委員,3名候補委員,其中王荷波等6名同志在五大召開後不久便相繼犧牲。

  吳玉良:1928年6月,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撤銷了監察委員會,成立了審查委員會,劉少奇任書記。審查委員會的規格和職能受到限制,主要是“監督各級黨部之財政,會計及各機關之工作”,這是六大黨章的表述。

  吳玉良:六大後,沒有常設機構處理違反黨紀的問題。為此,1933年中央在《關於成立中央黨務委員會及中央蘇區省縣監察委員會的決議》中提出,在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未正式成立之前,設立中央黨務委員會。1934年六屆五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中央黨務委員會。抗日戰爭時期,中央黨務委員會由中央組織部代管。

  吳玉良:1945年6月,七大通過的黨章專列了第八章“黨的監察機關”一章,這一章有4條,明確了監察委員會的職權、任務和產生方式,規定:“黨的中央委員會認為必要時,得成立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及各地方黨的監察委員會”。同時,在第十章“獎勵與處分”中,對黨員的處分規定了五個等級:當面的勸告或警告,當眾的勸告或警告,撤銷工作,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吳玉良:七大雖然沒有設立中央一級的監察委員會,但陝甘寧邊區和部分解放區都設立了人民監察機關,積累了實踐經驗,加上七大黨章的這些表述,為建國以後正式建立黨的紀律檢查制度奠定了基礎。

  主持人:那您介紹一下建國後是如何一步步建立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呢?

  吳玉良:全會上告誡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時,毛主席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上的清醒和反對腐敗的決心。

  吳玉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2個月,也就是1949年11月,中央就作出《關於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朱德任中央紀委書記。到1950年底,全國大部分地、縣級以上黨委都建立了紀委。

  吳玉良:1955年3月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議》,決定成立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代替各級紀委,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央監察委員會,董必武任書記。

  吳玉良:1956年9月,八大通過的黨章規定:“黨的中央委員會,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委員會和縣、自治縣、市委員會,都設立監察委員會”,同時規定“各級監察委員會在各級黨的委員會領導下進行工作”。八屆一中全會重新選舉產生了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仍為董必武。

  吳玉良:文革期間,黨的監察工作被全盤否定,九大、十大黨章取消了黨的監察機關的條款,中央監察委員會被撤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