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手術,家人東拼西借,花了4萬多元,新農合報了1萬多元。
她體內的鋼板本應次年取出,可家人打聽了一下,二次手術仍需1萬多元,“想到農合報不了太多錢,鋼板到現在都沒取。”
王艶的雙腿下肢至今沒什麼知覺,她只能倚靠一輛木頭推車作為支撐,車上放著兩只拐,這個看上去足有六七十歲的農婦,必須這樣去面對後半生。
仍是村東頭,59歲的潘小文已被風濕病折磨了8年,2011年她看了4次病,花了11621元,新農合報銷5377元。她和近70歲的丈夫沒什麼收入,去年到今年,雖然她舊疾難忍,卻沒怎麼敢再去醫院。
26歲的王新建也住在村東,他今年初患上白血病,他的父親患有腦血栓,母親風濕病,哥哥肝炎,王新建一年時間裡治病花費近13萬元,新農合報銷不足一半。
農民們用他們的體驗考量著農村的醫療保障體系發展水平,“新農合確實是國家的好政策,也解決了很多問題,但還無法解決大病致貧、大病等死的問題。”
侯寶峰說,得了大病,除了報銷,自己還得再花數萬元甚至更多,對那些農民而言,真的難以承受。
按照新農合資金使用的管理規定,參合資金當年使用率須大於85%,結餘率不得大於15%。
清苑縣合作醫療管理中心辦公室副主任侯寶峰稱,清苑縣去年的參合資金結餘率約為5%。結餘部分充入下一年的資金總盤子中,可保障新農合資金總盤子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