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自貿區金融改革或先推利率市場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0:38:18  


 

  此外,孫立堅和葉德磊都認為,不應過快追求人民幣國際化。孫立堅說,“2013版負面清單很清楚地放棄了人民幣國際化所需要的其他功能,也就是投資功能。而且總體方案也並未提到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是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只是強調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

  葉德磊也提醒道,“我不太贊成加快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是中國經濟力量強大後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是說現在要做些動作來使人民幣國際化,這樣做風險是很大的。”

  自貿區明確三年窗口期

  在備受矚目的金融改革領域,金融開放和金融監管同樣重要。從已公布的上海自貿區相關文件看,儘管其開局步伐沒有公眾期望的那麼大,但上海自貿區承擔的使命不僅僅是金融政策、制度的放開,還是金融監管的調整。

  在周振華看來,金融監管的難點在於這是政府權力結構的調整,這背後是政府利益結構的調整。因此,自貿區的掛牌,實際上是政府職能轉變邁出的實質性一步。”

  對於如何在上海自貿區進行金融領域監管,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表示,自貿區需要區分特殊賬戶和普通賬戶,境外國際市場的資金不能隨便進入境內。

  此外,周振華明確表示,上海自貿區的窗口期就是三年,這些基本制度在試驗區裡運轉之後,有問題的進一步完善,基本成熟的就在全國複制、推廣。從這個角度看,上海自貿區不同於以往的新區、特區,因為新區、特區的發展靠的是優惠的政策以及長時間的運作。

  不過,對於三年的窗口期,亦有學者表示疑問。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海冰在自貿區論壇上表示,一方面這個改革是非常迫切的,但另一方面任何經濟問題都要尊重經濟規律,因此,三年的期限可能會導致一些短視的行為和投機心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