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百年前“女子敢死隊”:寵妾寡婦身掛炸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2 11:20:48  


 
  曇花一現,女同盟會員自沉鼎湖山

  正當“女子北伐隊員”準備大幹一場時,1912年4月“南北議和”,清廷退位。袁世凱擔任大總統後,下令解散南方武裝,女子北伐隊也自動解散,前後只存在了不到5個月。一些女隊員感嘆:出發時抱著“馬革裹屍”的決心,可到了前線發現竟是“春郊試馬”的閑適。隊員黃扶庸從南京回到廣州後,曾在信感嘆中“此行北上,一事無成”,許劍魂也稱:“自出發以來,到徐州山東交界,便知和議告成,此行竟成虛負。”

  此後,徐慕蘭等投身於婦女反封建壓迫的教育工作,宋銘黃與高劍父、許劍魂與鄒魯走到了一起。但絕大多數的女子北伐隊隊員回來後,生活地位沒有什麼改變,有的甚至淪為娼妓。

  “二次革命”失敗後,1913年龍濟光入粵,大批捕殺同盟會會員,原北伐隊的許多女隊員都避禍離開廣州,分散各地。其中兩位女隊員、也是同盟會會員的黃扶庸和鄧慕芬一起逃至香港,感懷身世,仿徨苦悶,黃扶庸曾寫信給好友趙連城嘆道:“家庭專制,無可革命,只可遠離,以避其鋒!”1914年12月,二人在肇慶鼎湖山上沉於飛水潭,這一幕悲劇在當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震動,港澳報紙均發文致以哀悼。

  專家點評

  廣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李蘭萍:“女子北伐隊”的符號意義

  女子北伐隊的隊員,不但是那個時代知識女性的突出群體,而且她們也是推動辛亥革命的新生力量。這些人出生於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家庭,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女隊員們大都對封建傳統摧殘人性的一面有著切身的體會,對舊制度有著強烈的反抗意識,也極易接受民主思想,在革命中往往較為堅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